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四)发展模式
  1.现代农业观光游。以现有设施农业园区、优质葡果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苗木花卉基地等为重点,开展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展示,吸引游客在进行园内参观、采摘、科普知识学习,将单纯农业产业拓展为复合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重点打造清徐县美锦农艺园、大禾新农业科技园、葡峰山庄、晋源区梅芝园艺、尖草坪区众成生物工程等现代农业项目。
  2.特色乡村休闲游。在城郊周边交通便利地区,利用现有农业生产资源开发以认种农地、体验农活、休闲垂钓、烧烤野营为主的体验休闲产业,将普通农产品销售转变为休闲商品享受,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重点打造阳曲县青草坡、清徐县通和农场、晋源区天泉农业、杏花岭区采薇庄园等项目。
  3.自然生态领略游。选择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优势明显的村庄,保持原有生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珍视人文资源保护性开发,推出郊游、野营、探险等自然生态游活动,将自然风景区打造成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避暑养生的理想场所。重点打造娄烦县云顶山、汾河库区水系、晋源区蒙山景区、阳曲县安阳山庄、万柏林区王封一线天景区等项目。
  4.农家度假体验游。选择旅游景点所在地,结合新农村建设,利用农家庭院、民俗风情、农家生活和乡村文化,开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题的休闲、娱乐、体验、旅游活动,着力建设与乡村旅游度假相结合的“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推进农村二、三产业联动发展。重点发展小店区华辰高科农业观光园、尖草坪区宇文山庄、晋源区寺底村“农家乐”、清徐县中隐山“农家乐”、阳曲县黄寨镇上安村“农家乐”等项目。
  5.民俗文化追忆游。抓住国家将太原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机遇,将民俗文化内涵注入休闲观光农业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乡村特有民俗风情、传统工艺、文物古迹、节庆文化、民间工艺和农耕文化等优势,挖掘乡村古民居、祠堂、牌坊、书院、古井、古树、古庙等资源潜力,开展观光、游憩、考古、体验、休闲等旅游活动。重点发展清徐县徐沟背棍文化遗产、水塔老陈醋工艺展示等项目。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各县(市、区)政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实际、合理布局,精心组织编制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注重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的衔接。强化规划的调控和指导作用,在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功能效益、人文理念、产品特性、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定位,适度超前规划,体现以农为本,讲求区域特色,强化内部设计,优化分区布局和景观设计,积极探索多种类型的产业经营模式,推动各模式间的优势互补,避免景点同质化,实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和谐统一。
  (二)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民营资本,通过股份、合作、独资等形式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以“农民乐意、企业愿意、政府满意”为原则,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农业龙头企业、煤焦企业、旅游企业转产或投资开发休闲观光农业,通过注入多元资本、引进先进管理、探索市场营销等模式,精心包装、策划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发展一批主题突出、设施配套、科技含量高的品牌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动全市休闲观光农业向集约型、规模化方向发展。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