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推进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投资强度、用地定额标准等控制性指标,在供地环节坚决落实节约集约措施,优先保障产业转移、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用地,切实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
三、落实工业园区环保工作
(六)加快推进规划环评工作。未通过整园规划环评审查的工业园区要抓紧开展规划环评工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建立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入园项目环评的联动审批机制,对未进行规划环评的工业园区,暂不予受理其入园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七)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工业园区环保配套设施与园区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要求,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加强督促指导,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等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
(八)严格环保准入条件。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要求,不符合园区产业准入条件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入园,从源头控制污染,尽可能减少园区污染物产生。
四、完善工业园区配套服务
(九)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园区道路、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和信息、人才、商务、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投资硬环境。
(十)加强产业配套。各地要在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的基础上,加强对工业园区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的规划引导,突出园区主导产业,推动园区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大力推行产业链招商,推动园区形成上下游产业配套发展、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
(十一)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园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和方式,简化审批程序,切实做好涉园相关行政审批和服务工作,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完善园区投资软环境。
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十二)加大专项督查力度。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外经贸厅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每年分别牵头组织对主管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开展专项督查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园区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重点督查工业园区依法用地和节约集约用地情况,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重点督查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入园企业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等情况,加大对工业园区的环保监察执法力度和入园企业的环境执法巡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