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市场竞争的国际化
国际著名机械企业通过品牌经营、合资独资等方式生产中高端机械产品以进入国内市场,对本土机械产品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而国内机械产品的过剩产能也迫切需要通过国际机械市场来进行消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技术标准、产品(或企业)品牌、专利技术等非关税壁垒对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形势、国际产业资源的整合需求以及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竞争特征,湖南机械制造业提高国际化水平将是一项紧迫、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新路径,通过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培育产业核心竞争能力,通过技术升级换代、产业链向高端延伸,进一步提升机械产品的技术档次和水平。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国际市场,实现产业国际化经营。
三、“十二五”湖南机械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进入后经济危机的结构性调整和优化阶段,面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湖南机械行业面临新的形势:
(一)资源环境制约作用增强
机械产品和技术的发展正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世界汽车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产品轻量化等节材技术的应用、新能源技术在机械产品中的不断推广、产品人机友好设计的新理念以及产品全寿命周期社会责任管理(如机械产品再制造技术)等,对机械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提出了迫切需要满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具体要求。绿色制造技术、低碳制造技术等已经成为机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传统比较优势逐渐消失
传统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发生了逆转:天赋的自然资源由于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而不再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要素;资本富有和贫乏的界限由于资本市场的开放也变得模糊;劳动力因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提高而克服了数量上的不足。这些新变化使得传统比较优势在产业竞争中的作用逐渐消失。基于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削弱的同时,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比较优势如知识、技能、专有技术、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等已经成为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三)产业高速发展市场机遇
一是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在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下,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能有效使用的集劳动力、技术、资金、知识密集如一体的机械制造业必然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首选主导产业,仍将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二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处于提高城市化率、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机械产品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一批在建或新建重大工程项目,将有效拉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机械行业提出了新的产品需求;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升级和生活方式改变,将在国内产生新的机械产品的投资和消费市场。三是从世界经济发展态势看,世界经济正在走出谷底,缓慢回升。世界机械产品市场格局的战略性调整为我国机械制造业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进入新兴国家市场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