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各市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2011年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

  五、加强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推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促进各级政府加大城市环保投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落实我省“以奖促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示范工作,并与农村清洁工程、村庄整治工作相结合,共同推进我省农村环境的改善。继续推进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10分)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一、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建保障性住房及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40万套(户)以上,年内基本建成20万套以上,全省实施廉租住房保障户数不低于25万户。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完善筹集资金、土地供应等政策措施,加快项目开工和建设进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监督管理,提高规划和建设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加大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应,加强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积极推进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发证工作。(20分)
  二、加快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全省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以上,完成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投资1200亿元以上。提高城镇规划水平,编制完成《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年)》;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工作;加强利辛县县城等规划管理创新研究;加快有关城市、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环巢湖城市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以规划为引领,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产业支撑强的县城和中心镇,按中小城市进行规划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中心城市,优化全省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强项目储备,积极完善项目前期工作,配合做好“861”重大项目规划选址;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推动央企民企合作,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管理,进一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15分)
  三、加强城镇减排和建筑节能工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省新建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900公里以上,新增城镇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2600吨。完善项目规划,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着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运行负荷率;加强技术指导,强化督查检查,积极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切实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特别是强化县城、建制镇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督查。完善绿色建筑政策和标准体系,启动绿色建筑标识制度。推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十项适用新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化水平。建设100个“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及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10分)
  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全省240个乡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完成全省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继续完善和深化村庄规划工作,有序引导农民建房,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村庄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0分)
  五、大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建筑业发展水平。积极推进企业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促进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着力培育建筑业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实现3家年产值超200亿元、10家年产值超50亿元的建筑业企业。加强建筑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继续开展“徽匠状元”建筑技能大赛,做响做亮“徽匠”品牌。引导和支持建筑业企业争创国优工程“鲁班奖”和省优工程“黄山杯”奖。发挥我省化工、水泥、水利、铁建等工程总承包和建筑劳务、综合防腐保温、建筑装修等专项承包的优势,积极拓展新领域,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走出去”档次,不断提高我省建筑业企业在省外国外的市场份额。(10分)
  六、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保持全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突出以防范高处坠落、建筑坍塌等隐患治理为着力点,深化建筑安全专项整治。继续强化对工业园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和民生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管。深化对工程招投标、资质审批、施工许可和安全许可等重要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工程建设领域各项非法违法行为。推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平台建设。加强建筑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监管,制定出台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标准,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将保障性住房建成放心工程。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监督和检查,按时完成我省今年的校舍安全工程加固重建任务。(5分)

省交通运输厅

  一、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45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在建里程超过10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000公里以上。(20分)
  二、建成绩溪至黄山高速项目;推进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徐明高速安徽段、北沿江高速公路马巢段等在建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岳西至武汉高速安徽段、北沿江高速滁马段工程项目。加快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淮滁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15分)
  三、新开工建设巢湖港和县郑蒲港区一期工程项目,推进芜申运河安徽段、石门湖航道、沙颍河安徽段航道整治工程、巢湖复线船闸、裕溪船闸等在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淮河干流航道整治、江淮运河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民生工程和安保工程。新开工合肥至巢湖、蚌埠至固镇、百善至涡阳界、阜阳至太和、当涂至博望等一级公路,续建巢湖至乌江、马鞍山至濮塘、祠山岗至界牌等一级公路。重点建设合肥、蚌埠综合客运枢纽站,建成一批物流中心项目。加快机场建设,建成合肥新桥机场和池州九华山机场主体工程,完成阜阳、黄山机场改造。(15分)
  四、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出台“十二五”全省交通运输业各项发展规划。严格执行招投标(政府采购)、工程监理、竣工验收、质量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及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考核,推进项目信息公开与诚信体系建设,确保重点工程优良率达到100%。加强安全生产,总体考核结果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内。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大力推广机动车驾驶培训模拟器、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等节能技术使用,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年度目标责任书。(10分)
  五、配合各牵头部门全力以赴做好其他协同配合工作任务。出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交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示范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与长三角地区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对接,认真落实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和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有关政策措施。(10分)

省农委

  一、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着力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开展“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强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和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力争粮食总产620亿斤。继续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全省肉蛋奶总产530万吨,水产品产量增长3%,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58%。深入实施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和茶产业振兴工程,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20分)
  二、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增育壮大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好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集群,推动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力争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000亿元。继续办好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和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上海)交易会。(20分)
  三、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配合有关部门认真执行小麦、水稻等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大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推进农村社区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着力构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15分)
  四、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完成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改革任务,培育壮大农机、植保、沼气等专业化服务组织,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暨试点省工作中,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一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进农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大资金扶持,深入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00个。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认真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沼气建设两项民生工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支持皖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15分)

省水利厅

  一、加快推进以新一轮治淮为重点的综合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外资项目和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开工高邮湖大堤加固工程,争取开工淮干蚌浮段、正峡段行蓄洪区调整与建设,配合实施淮河移民迁建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引江济淮(济巢)、淮水北调等区域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15分)
  二、大力推进长江干支流治理,力争实施水阳江、滁河近期防洪治理以及青弋江分洪道、长江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建设。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实施50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计划任务,完善群策群防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10分)
  三、继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开工3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约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着力提高进村入户率,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抓好淠史杭等7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大型灌区单项工程初步设计的编制和审批工作。推进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启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前期工作。(15分)
  四、抓好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切实加强防汛抗旱准备工作,全面做好组织、工程、预案、队伍和物资各项保障,牢牢掌控防汛抗灾主动权。充分发挥已建工程防洪减灾作用,着力完善应对水旱灾害的预案和方案,切实强化防汛抗旱应急管理,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防御洪涝干旱灾害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库、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全力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千方百计满足生产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减少洪涝和干旱损失。(15分)
  五、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年”活动,全面完成第一批19个重点县建设任务,推进第二批20个重点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清淤疏浚2000条农村沟河,扩挖塘坝4万口。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0万亩、除涝面积1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0平方公里。开展农村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扎实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15分)

省林业厅

  一、进一步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完成营造林190万亩,其中成片人工造林70万亩,森林培育120万亩,扩大森林总面积,增加森林蓄积量。围绕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长江淮河防护林、抑螺防病林、平原绿化、易灾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防沙治沙林、皖北石质山地绿化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促进我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继续实施绿色长廊示范工程建设,完成合徐高速公路宿州和淮北段、合界高速安庆段、济广高速亳州和阜阳段三条道路300公里高标准绿化。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广泛开展创建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绿色城镇和绿化模范村、绿色小康村活动。(15分)
  二、着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回头看”,认真做好后续完善工作,加快推进配套改革。加快推进林权立法进程,建立健全森林资产评估机制,加强林权流转监管和服务,促进林业要素市场健康发展。加快组建林业融资担保公司和森林资源收储机构,扎实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工作,重点发展农户以林权证为抵押的免评估可循环的小额贷款。多渠道、多形式鼓励和支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强示范合作社建设,建立10个示范县、100个示范社。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探索育林基金征管体制改革,深化林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10分)
  三、继续抓好森林质量提升。以“三大树种”为重点,抓好油茶产量翻番工程、竹林增效致富工程和杨树丰产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森林质量提升“1115”行动计划。积极引导各适生区科学发展油茶,培育油茶良种苗木3000万株,营造油茶林基地15万亩。重点抓好广德县、宁国市、黄山区、霍山县竹科技示范园建设,新造竹林8万亩。以淮北、沿江地区为重点,突出抓好杨树示范点建设、杨树间伐与修枝技术推广示范工程。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长防林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森林经营工作,以及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中幼林抚育示范项目,抓好全国和省级森林经营试点,积极推进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10分)
  四、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修订完善《安徽省森林防火办法》,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森林部队和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扑救森林火灾能力,确保全省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全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内。(12分)
  五、严格森林资源采伐管理。严格执行“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依法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全省纳入限额管理的森林资源消耗总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857.9万立方米以内。认真组织实施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不断探索建立森林采伐管理新机制。(10分)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