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重惠民便民,提升行业为民服务的能力
一是深化难题顽症综合整治。深化责任区管理,推进市政市容管理联席会议平台建设,松江、黄浦等区顺利完成中国房车锦标赛、上海国际电影节等重大活动的市容环境保障工作。完善乱设摊治理机制,实施差别化管理,杨浦、虹口、奉贤等区设立一批疏导点,卢湾、黄浦、长宁等区协调解决困难摊贩就业等实际困难,取得良好成效。加大违法建筑整治,重点拆除了东源丽晶、罗山绿洲、祥和名邸等多处别墅区违法建筑。上半年共拆除违法建筑达228万平方米,其中新建违法建筑33万平方米,存量违法建筑195万平方米。
二是加强公园绿地管理。顾村公园、中山公园、上海植物园、滨江森林公园等公园先后组织举办了樱花节、世界音乐周、上海花展、杜鹃花展等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开展全市公园建筑设情况专项检查,重点梳理违法占绿、违规搭建、擅自改变建筑设施服务功能等问题,已拆除违法、违规建筑近3600平方米,并着手起草《关于加强本市公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继续推进老公园改造,普陀已实施宜川公园改造工程,虹口、闸北等区推进四川北路公园、鲁迅公园、岭南公园等公园改造方案评审。
三是加强林地综合利用。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流转土地造林农民利益增长机制、企业造林利益保障机制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落实4.6万亩林地抚育和2.2万亩林地基础设施建设年度计划任务,加强“三防”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郊区生态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落实“双增双减”和套袋等技术推广40.2万亩次,继续加强林业科技下乡工作,千方百计帮助郊区果农增收。
四是深化文明行业创建。在绿化行业被评为2009-2010年度市文明行业的基础上,继续扎实推进新一轮绿化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同时,结合全市环卫公厕免费开放,进一步健全公厕保洁制度,加强日常维护,确保公厕环境清洁卫生、设施设备完好;强化岗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开通“上海公厕”政务微博,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公厕服务整体水平,努力争创公厕服务文明行业。
五是完善社会动员和市民参与。结合全民义务植树30周年以及国际森林年等活动,深入开展群众绿化活动,全市共计22.49万人直接参加义务植树,4556名个人和395家单位参与认建认养。各区县组织开展“爱鸟周”系列活动;崇明县、东滩保护区依法查处候鸟毒杀案件,加强候鸟保护的社会宣传。进一步深化城管执法队员“进社区、进单位、进工地、进商家、进学校”,开展“绿色护考”活动。推进城管志愿者的招募、组织工作,启动志愿服务优秀品牌和志愿者服务基地的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