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一)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提升较快。2006-2010年间郑州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由135家增长至213家,实现的工业增加值由70.92亿元提高到183.46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7.48%。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由9.81%提高到11.02%;实现销售收入达到549.3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总量的9.2%,占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销售收入的10.7%。
  2.部分行业优势显著。2010年,农副产品加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86.49亿元,销售量位居全省同行首位。食品制造业完成销售收入203.38亿元,方便食品加工业位居全国第三,成为国内最大的冷冻米面食品生产基地;糖果蜜饯中的枣类加工制品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一。其中速冻食品产量达到100.57万吨,占河南省速冻食品总产量的45.5%,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以上;方便面加工量44.48万吨;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94万元,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烘焙行业产量较大,具有良好的产业链和物流优势;以土特产品加工为特点的休闲食品发展令人瞩目。饮料制造业完成销售收入66.18亿元,其中啤酒产量56.04万升,同比增长14.4%,占全省啤酒产量的13.7%;饮料产量超过216.65万吨,同比增长53.8%,占全省软饮料产量的30.8%。烟草行业产值近百亿,产量达到572.37亿支,同比增长2.3%。
  3.品牌效应日益呈现。截至2010年,全市共有5个企业的7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11个企业的13个产品荣获“河南省第一品牌产品”称号,14个产品荣获“河南省著名商标”。三全、思念成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白象集团荣获“中国食品工业质量效益先进企业”称号,河南中烟入选“中国工业企业1000大”排行榜。
  4.企业规模逐步扩大。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达到213家,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98家,食品制造业84家,饮料制造业28家,烟草制品业3家。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4家,其中40亿元以上2家,20亿元以上2家,10亿元以上6家,5亿元以上8家。
  (二)面临的机遇
  一是总体趋好的宏观环境。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为构建新型食品工业体系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二是良好的发展基础。食品工业占全市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提高,且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三是广阔的市场空间。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加速转型,推动食品制造业持续增长。四是优质的农产品资源。丰富、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将为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且独特的支撑。五是独特的区位优势。郑州处于全国交通大十字架的中心位置,是重要的交通与通讯枢纽,为做大、做强、做深粮食加工业,拓展食品工业市场,发展食品物流业奠定了独特的优势。同时,我市食品工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专利的授权量少,综合加工技术水平低,能耗相对较高,经济增长方式亟待改变;二是食品安全整体有待提高;三是部分行业步入下行轨道,产业结构急需调整;四是产业链相对较短,服务配套能力不足;五是品牌成熟度差距较大,产品市场覆盖面有限;六是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支撑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七是产业布局有待优化提升,专业园区内涵亟待丰富。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