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科室配置,根据区域内疾病谱特征,合理设置诊疗科目,严格按批准的诊疗科目执业,严格诊疗技术准入,落实手术分级制度,严禁超范围行医。有自治区和盟市临床重点专科,医院服务能力满足区域内群众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诊疗工作,向区域外医院的患者转出率控制较好。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并执行以核心医疗制度为重点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诊疗指南,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院长主抓医疗质量,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院内感染事件为零。积极创建“护理示范工程”,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投诉管理,畅通投诉处理渠道,积极创建“平安医院”。
(三)不断改善诊疗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合理控制费用,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明显改善
依据医院建设标准合理谋划并稳步落实医院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逐步改善诊疗环境,优化门诊诊疗流程,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和单病种付费,实行错峰、分时段诊疗,全面推广叫号服务,合并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等候时间。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推行电子病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医疗行为管理,制定并落实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规范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对医疗、用药行为全过程追踪和管制。
(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营造良好人才成长环境,人才队伍整体水平较高
医院有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健立科学的、公平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有计划引进高端人才,有较好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梯队,高层次卫生人才比例较高。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切实增强医师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积极推进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医院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要在任职前后半年内至少参加一次与其岗位相关的系统培训,医院主要领导每年要有一次参加相关管理岗位培训的经历。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医院对口支援帮扶机制,重点帮扶旗县级医院加强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旗县级医院安排骨干医师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结合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探索以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和群众满意度为主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引导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和再深造。
(五)不断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开展远程医疗会诊,数字化医院建设基础良好
医院信息系统能够满足医院管理和临床工作需要,为加强管理、改进服务、优化流程提供有效的支撑。建立满足门急诊挂号、划价收费、药房管理、器械与耗材的管理、财务管理及运营监控、医保和社保结算、新农合结算等工作的医院管理系统。积极开展以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手术室和麻醉监护、LIS/PACS等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和基于电子病历的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开展和推进区域内远程会诊系统的建设、应用、管理,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检查、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远程信息共享。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