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的通知


  二、狠抓薄弱环节、加强“五乱”治理,在巩固成果、提升水平上求深化

  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刘奇葆书记“治理工作要向基层延伸、村庄延伸、盲点死角延伸”的重要批示精神,继续加大对教学、办公、运动、生活等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进行集中治理的力度,彻底清除校园盲点死角,巩固治理“五乱”现象和“三乱”陋习成果,确保不出现回潮和反弹。

  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寒暑假和其他节假日,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清洁行动,要将校园环境整治的重点放在容易存在盲点死角的城乡结合部学校、灾后恢复重建学校、农村薄弱学校、校外办学点、实训场地以及校园内食堂、宿舍、厕所、阴沟、花台、阳台、垃圾库(池)等薄弱之处,实现校园环境整治全覆盖。今年暑假各校要组织力量,集中开展一次校园卫生清洁行动,以整洁优美的校园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塑造校园风貌,在环境育人、体现特色上求深化

  要切实加强环境卫生、后勤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将校园环境治理和建设经费纳入各级财政和学校的年度预算;统筹安排薄弱学校改造、校安工程、灾后重建、专项设施建设等各种经费,集中财力、物力,着力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扎实开展,因地制宜,勤俭节约,在扎实工作上狠下功夫,坚决防止和杜绝搞形式主义。

  要进一步推进校园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和文化工程建设,着力提升学校环境建设水平。要继续开展“弘扬生态文明,绿化全川校园”活动,大力提倡校园绿化以植物造园为主,乔、灌、藤、花、草、果等合理配置,在校内路边、空地上种树造林,让学校绿树成荫、校在林中。要采取“规划建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拆墙透绿、屋顶增绿、盆栽添绿”等方式,见缝插针开辟新的可绿化空间,使学校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

  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环境治理“进学校”活动的育人作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要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下,认真思考、规划并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重点搞好校园广场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楼道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厕所文化等建设,大力提升学校形象和办学品位。

  四、推广先进经验、突出典型引路,在示范带动、创先争优上求深化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