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提升肉鹅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鼓励和扶持肉鹅加工企业、养殖专业户、农民经纪人等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大力发展“养殖农户+合作组织(协会)+加工企业”等产、加、销一体化生产模式,进一步优化企业、专合组织(协会)和养殖户之间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广大农民发展肉鹅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肉鹅产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新建肉鹅产业“五好”合作社6 个,其中沭阳县新建 3个,泗阳、泗洪和宿城各新建1个。到2012年全市累计新增肉鹅产业“五好”合作社要达到20个以上。
5.加大肉鹅加工和传统特色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开发肉鹅产业,发挥龙头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为产业加速发展增添动力。2010年,沭阳、泗阳和泗洪要分别引进1个大型肉鹅加工企业,全市肉鹅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羽以上,力争2012年全市肉鹅加工能力达到1500万羽。同时,沭阳要进一步加大对现有虞姬美香、手拉手和钱集老鹅等肉鹅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研发特色鹅肉产品,开展肉鹅精深加工。加强产品质量建设,加大品牌创建力度,着力提高肉鹅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知名度,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覆盖率,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发展肉鹅产业作为当前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明确发展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和推进措施,落实到具体区域、具体部门、具体乡镇、具体责任人和具体环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法,改进服务方式,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促进肉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做好产业规划。各地要根据目标任务,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肉鹅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做好种鹅繁育基地、鹅苗孵化基地、商品鹅养殖基地、产品深加工基地以及产品交易流通市场的规划建设工作,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规划区域集聚,有计划、有步骤推进肉鹅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加大扶持力度。各地要加大对发展肉鹅产业的扶持力度,从高效农业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对千羽以上种鹅场、万羽以上商品鹅场、林地种草养鹅、产品加工企业和肉鹅产业“五好”合作组织予以重点扶持。积极推行农户三户联保政策,对饲养商品鹅规模达千羽以上场(户),每户可以贷款0.5-3万元,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不得超过10%。各地要认真协调好河滩、水面的使用和土地的转包、转让、互换、反租倒包等流转工作,鼓励养殖户充分利用林地、水面和滩涂进行养殖。优先安排扶持肉鹅养殖重点区域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各类发展主体实施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新产品研发、名品名牌创建以及市场开拓,对创建的“五好”合作社优先纳入奖励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