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各市、区对已建成的健康教育园要尽快实现网上健教形式,并积极与苏州市网上健康教育园链接,加快全市健康知识教育立体体系建设的步伐,早日实现市民健康教育全覆盖。
3.继续加强各媒体、多渠道的健康知识宣传作用
1)大力推进健康教育“五进”工程和健康促进“百千万”工程实施的宣传工作。
2)积极配合市区各大媒体做好健康素养知识宣传。
3)卫生工作者积极撰写防病科普文章,宣传防病知识。
4)继续应用《苏州市通用门诊病历卡》传播健康核心知识,扩大健康知识覆盖面。
5)市疾控中心加强与科协合作,配合“健康江苏社区行”、“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活动,进社区、下农村开展流动健康知识传播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健康教育事业。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和素质的重要措施;是解决当今主要健康问题最经济、最有效的对策之一,更是我国新医改方案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具体体现。各级、各部门要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领导,加大健康教育专项经费投入,鼓励和支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和项目的开展。各有关部门要把健康教育列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根据部门职责分工,在各自的工作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共同推进全民健康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全民健康促进行动。
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纲要》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江苏省实施方案(2008-2010年)》,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进一步推进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实施“百千万”健康促进工程,建立和完善我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机制。继续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促进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发展;继续结合创卫工作巩固和健康城市建设的深入,不断促进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继续结合《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贯彻和落实,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深化;继续结合各种卫生法规的进一步贯彻执行,进一步促进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落实;结合疾病防制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促进慢病防治和母婴保健工作的不断深化;继续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推进,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
(三)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健教机构和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