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频分多址(FDMA)调频数字对讲机(第1、2、3、4部分)的通知

  5.2.2 传输帧
  5.2.2.1 头帧
  图5.2所示的头帧长40 毫秒(384 比特)。 头帧由预同步码组、帧同步码组1、色码和头帧信息构成。头帧信息又分为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头信息0和头信息1。P:预同步码组,至少72比特FS1:帧同步码组1,48 比特HI0:头信息0,120 比特CC:色码,24 比特
  HI1:头信息1,120 比特,与头信息0 相同
  图5.2 头帧(略)
  5.2.2.2.1 超帧图
  5.2.2.2 有效载荷帧数字对讲机的用户信息是通过有效载荷帧传送,每个帧包含384个比特,时长40ms,如图5.3 所示。 有效载荷帧由帧同步码组2 或色码、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构成。控制信道用于传送信令;业务信道用于传送有效载荷(用户的语音信息和数据信息)。FS2/CC:帧同步码组2 或色码,24 比特CCH:控制信道,72 比特TCH:业务信道(内为有效载荷),4′72 比特
  图5.3 有效载荷帧(略)
  5.4 所示的4 个40毫秒的有效载荷帧被连接后形成一个160 毫秒的超帧。FS2/CC:帧同步码组2 或色码,24 比特CCH:控制信道,72 比特TCH:业务信道(内为有效载荷),4′72比特
  图5.4 超帧(略)
  5.2.2.3 尾帧
  图5.5 所示的尾帧是一个缩短的96 比特帧,它由帧同步码组3 和尾帧数据构成。FS3:帧同步码组3,24 比特END:尾帧数据,72 比特
  图5.5 尾帧(略)
  5.2.3 传输序列
  5.2.3.1 语音序列或数据序列语音序列和数据序列总是以一个包含预同步码组(用于位同步)和帧同步码组的头帧起始,接着是整数个的包含了有效载荷(语音或数据)和呼叫信息(例如使得接收方能执行延迟进入)的超帧,最后以尾帧结束,参见图5.6。对接收端来说,任何传输的目的和内容都可以通过对头帧信息(头信息HI0 和头信息HI1)的判断得到。
  H:头帧
  SF:超帧
  E:尾帧
  图5.6 语音序列或数据序列(略)
  5.2.3.2 呼叫建立请求序列或连接请求序列图5.7 所示呼叫建立请求序列可由系统在呼叫开始时发送。 此类序列由头帧和尾帧连接而成。 其目的是通知被叫要求建立连接关系。呼叫建立请求序列包含呼叫类型或呼叫所需信息。
  H:头帧
  E:尾帧
  图 5.7 呼叫建立请求序列(略)
  对于个呼,该发射可作为一种“巡检呼叫”手动发送,以确认被呼叫方是否处于相同信道;也可作为OACSU(非占空呼叫建立)的一部分自动发送;或用于发起一个数据个呼。
  5.2.3.3 确认序列确认序列是回复给主叫的对呼叫请求所做的响应。 确认序列由一个头帧构成,包含接收数据确认、接收数据错误等信息,参见图5.8。
  H:头帧
  图5.8 确认序列(略)
  5.2.3.4 状态确认序列图5.9 所示的状态确认序列是对状态请求的响应。 由于状态信息包含在尾帧当中,则接收端对状态请求呼叫的响应将为头帧和尾帧组合。
  H:头帧
  E:尾帧
  图5.9 状态确认序列(略)
  5.2.3.5 断开连接序列发射端可通过发送一个断开连接序列来表明呼叫已经完成。 这是一个重复的头帧和尾帧组合,如图5.10 所示。H:头帧
  E:尾帧
  图5.10 断开连接序列(略)
  这些发射可手动发送,用来向被叫方确认通话已完成。这些发射也可自动发送给被叫方,以表明某个数据个呼已经完成。
  5.2.4 呼叫过程
  5.2.4.1 语音组呼语音组呼过程如图5.11所示。
  图5.11 语音组呼过程(略)
  在该示例中,移动台A 发起的呼叫遵守礼貌接入规则。 若允许接入,则
  a) 移动台A 发送语音业务信息到同组的成员。
  b) 下一个语音业务信息被返回给主叫。
  c) 会话继续。
  d) 呼叫完成后,主叫可通过发送一个断开连接序列拆除呼叫。
  注1:(d)点的断开连接序列是可选的。
  5.2.4.2 语音个呼带被叫方检查的语音个呼如图5.12 所示。 对于该选项,主叫方希望先确定被叫是否开机并空闲。
  图5.12 带被叫方检查的语音个呼过程(略)
  在该示例中,主叫(移动台A)发起的呼叫遵守礼貌接入规则。 若允许接入,则:
  a) 主叫使用呼叫建立请求序列(头帧和尾帧)来确定被叫在通讯范围内且不处于繁忙状态。
  b) 当被叫已回复确认序列,则主叫开始发送语音业务信息给被叫。
  c) 双方会话继续。
  d) 呼叫完成后,任何一方可通过发送一个断开连接序列来结束呼叫。
  注2:(d)点的断开连接序列是可选的。
  5.2.4.3 数据呼叫图
  5.13 是数据个呼业务的呼叫过程示例。
  图5.13 数据个呼过程(略)
  在这种情况下,主叫(移动台A)发起的呼叫遵守礼貌接入规则。 若允许接入,则:
  a) 主叫使用呼叫建立请求序列(头帧和尾帧)来确定被叫在通讯范围内且不处于繁忙状态。 被叫回复一个确认序列。
  b) 主叫开始以数据序列发送数据。 被叫对数据解码并检错,若数据接收正确,将回复一个肯定的确认序列。 若检测到错误,将发送一个否定的确认序列,主叫将重复该发送。
  c) 当所有数据已发送并收到肯定应答,主叫将发送一个断开连接序列以结束通信。
  6 帧编码
  6.1 超帧
  超帧的结构如图5.4 所示。4 个有效载荷帧构成一个超帧。有效载荷帧1 的内容如表6.1 所示。
  表6.1 有效载荷帧1(略)
  有效载荷帧2的内容如表6.2所示。
  表6.2 有效载荷帧2(略)有效载荷帧3的内容如表6.3所示。
  表6.3 有效载荷帧3(略)有效载荷帧4的内容如表6.4所示。
  表6.4 有效载荷帧4(略)
  6.2 头帧
  头帧的内容如表6.5所示。
  表6.5 头帧内容(略)
  6.3 尾帧
  尾帧的内容如表6.6 所示。尾帧由帧同步码组3 和尾帧数据构成。尾帧数据又分为尾帧数据0 和尾帧数据1 两部分,尾帧数据1 作为尾帧数据0 的副本发送。
  表6.6 尾帧内容(略)
  6.4 有效载荷帧
  有效载荷帧的内容如表6.7 所示。
  表6.7 有效载荷帧内容(略)
  6.5 帧编号
  表6.8 所示的帧编号在超帧中用于表明所发射的有效载荷帧的顺序号。
  表6.8 帧编号(略)
  6.6 通信模式
  表6.9 所示的通信模式被用于表明发送给接收方的业务信道内的有效载荷的内容。
  表6.9 通信模式(略)
  6.7 通信格式
  表6.10 所示的通信格式在头帧和有效载荷帧中发送,以表明信息的来源。
  表6.10 通信格式(略)
  6.8 版本
  表 6.11 中所示的版本在头帧和有效载荷帧中发送,以检测有效载荷是否为标准声码器产生的语音数据。
  表 6.11 版本(略)不同声码器类型终端在语音通信时,接收方先检测声码器版本,给出是否匹配提示,数据不受该字段限制。
  6.9 低速数据
  6.9.1 语音超帧中的低速数据这是低速数据字段的通常用法,语音超帧(用于载送语音业务的超帧,其有效载荷帧可简称为语音帧)的每个帧中可包含2个字节的用户数据,如表6.12所示。在这种情况下,通信模式设置为 001。用户数据的每个字节前面有一个持续标志 ,以告知接收方随后的字节是否是最后字节。
  表 6.12 语音超帧中的低速数据(略)
  6.9.2 低速数据字段在第1类数据中的使用当发送第1类数据时,低速数据字段用于传送数据格式、位置和断续等信息。表6.13给出在第1类数据通信中低速数据字段的具体编码。
  表 6.13 低速数据在第 1 类数据中的使用(略)
  6.10 头帧类型
  头帧类型字段的描述如表6.14所示。
  表6.14 头帧类型(略)
  6.11 呼叫信息
  呼叫信息字段如表6.15 所示。 头帧的11 个位被分配为呼叫信息字段,其中3 个位表示呼叫信息类型,8个位表示呼叫信息内容。若呼叫信息类型为111,则该头帧为一个唤醒头帧,否则为一个普通头帧。
  表6.15 呼叫信息(略)若唤醒头帧位于一个普通头帧之前,呼叫信息类型 = 000 将替代该普通头帧中的呼叫信息类型值。该普通头帧中的其它字段保持不变。呼叫信息用于对呼叫进行附加说明。其内容以及目的取决于呼叫信息类型。表6.16 概述了呼叫信息的多种用途以及定义这些用途的相关部分。
  表6.16 呼叫信息的用途(略)
  6.11.1 省电呼叫信息对于省电方式的唤醒头帧,呼叫信息内容的后4 位表示当前唤醒头帧后面还跟随多少个头帧(倒数至0)。唤醒头帧中呼叫信息编码如表6.17 所示。
  表6.17 省电呼叫信息(略)
  6.11.2 第1类数据的呼叫信息第1 类数据的呼叫信息如表 6.18 中所示。
  表 6.18 第1 类数据的呼叫信息(略)
  6.11.3 应答头帧的呼叫信息应答头帧的呼叫信息如表 6.19所示。
  表 6.19 应答头帧的的呼叫信息(略)
  6.12 尾帧类型
  尾帧类型字段的描述如表 6.20所示。
  表6.20 尾帧类型(略)
  6.13 自动重发请求
  表 6.21 对自动重发请求字段进行了说明。 此字段为尾帧的一部分。
  表6.21 自动重发请求(略)
  6.14 发送等待
  发送等待字段的描述如表 6.22 所示。 此字段为尾帧的一部分。发送等待由主叫和被叫执行,以使得其它有紧急呼叫(由用户事先设定)插入请求的移动台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射。
  表 6.22 发送等待(略)
  6.15 状态
  状态字段如表 6.23 所示。 此字段为尾帧的一部分。
  表 6.23 状态(略)
  7 同步
  7.1 帧同步
  7.1.1 帧同步码组1(FS1)帧同步码组1 是指在非分组数据的头帧中包含的帧同步码组。它是一个48比特码组,可如下表示:
  二进制: 010101111111111101011111011101011101010101110111十六进制: 57 FF 5F 75 D5 77
  7.1.2 帧同步码组2(FS2)帧同步码组2 是指在超级帧(有效载荷帧1 和有效载荷帧3)中包含的帧同步码组。它是一个24比特码组,可如下表示:二进制: 010101111111011101111101十六进制: 57 F7 7D
  7.1.3 帧同步码组3(FS3)帧同步码组3 是指在尾帧中包含的帧同步码组。它是一个24 比特码组,可如下表示:二进制: 011111011101111111110101十六进制: 7D DF F5
  7.1.4 色码
  超帧 (有效载荷帧2和4) 和头帧中的色码为24 位码。信道可以单独指定色码,以便于频谱管理和区分共享物理无线信道的各系统。 未给信道设定色码时,对讲机应确定相应频率适用的色码,所需算法如下:CC = floor(64′ (f mod 0.4))CC指色码编号,f 指信道频率,单位为MHz ,mod指求余, floor 指向下取整。具体色码编号的值如表7.1 所示。
  表 7.1 色码(略)
  7.1.5 预同步码组(用于比特同步)预同步码组是一个不少于72 比特的二进制序列,由16 进制数5F 5F 5F 5F 5F 5F 5F 5F5F表示。如果预同步码组超过72比特,那么16 进制数5F将被重复发送。预同步码组主要使用在头帧和应答头帧中。
  8 交织和前向纠错编码
  8.1 CRC编码
  两种CRC 编码被采用,具体见表8.1 所示。
  表8.1 CRC编码(略)
  8.2 汉明码编码
  一个简单汉明码(12,8)编码被采用,生成矩阵如表8.2 所示。X7, X6, X5,X4,X3,X2,X1,X0占8 位,C3,C2,C1,C0占4 位。
  表8.2 生成矩阵(略)
  8.3 扰码编码
  图8.1 扰码器结构(略)
  8.4 交织编码
  这里有两种交织矩阵,一种用于业务信道(有效载荷);另一种用于头帧信息域。业务信道交织矩阵如表8.2 所示。
  表8.2 业务信道交织矩阵(略)头帧信息域交织矩阵如表8.3所示。
  表8.3 头帧信息域交织矩阵(略)交织矩阵的使用方法:
  发送端:数据从左边顶端到右边的底端输入到矩阵的竖列,数据矩阵的水平行从左边顶端到右边的底端输出。
  接收端:数据从左边顶端到右边的底端输入到矩阵的水平行,数据矩阵的竖列行从左边顶端到右边的底端输出。
  9 承载业务、电信业务以及补充业务
  9.1 业务
  本协议提供的通信业务如表9.1所示。
  表9.1 业务(略)
  9.2 呼叫类型
  9.2.1 个呼
  个呼是指一对一的呼叫。
  对于遵循标准的用户接口设备,个呼是指呼叫一个定义在A.2.1.1 中可拨号的地址,该地址不包含定义在A.2.1.1.1中的通配符。
  9.2.2 组呼
  组呼是一个用户向系统中定义为同一个组呼地址的一个或多个对讲机发出的呼叫。对于遵循标准用户接口的设备,一个组呼是指呼叫一个定义在A.2.1.1 中可拨号的使用通配符的组呼地址。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