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旅游道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市所有等级景区旅游交通畅通,旅游标识系统完善,旅游厕所达标,景区停车场基本满足需要。加快构建舒适、快捷、通达的旅游绿色通道。争取开通香港、韩国等主要客源市场的国际航线航班或直航包机。积极争取开通北京、上海、西安、郑州、太原、武汉等城市至我市的假日旅游专列。发展城市旅游专线交通,城市公交服务逐步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实现旅游交通与城市交通的无缝对接。进一步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规范引导自发性旅游活动。加快建设市旅游集散中心,扶持组建大型旅游客运公司,加强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旅游集散中心的对接,提高旅游运输能力。完善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城际公路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加快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五)加强宣传促销,拓展客源市场。创新旅游营销手段,注重城市的整体营销、景区的产品营销和旅游社的线路营销有机结合,提高旅游营销成效。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主动对接服务,集中展示推介我市优质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世博会客源走进连云港。加大在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城市形象宣传力度,不断扩大连云港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整合节庆资源,突出特色,形成规模,放大效应,激活市场。创新西游记国际文化旅游节、首届江苏沿海旅游节、连云港之夏、东海水晶节、赣榆徐福节等办节模式,积极承办和接待各种国际性、全国性会议、展览、赛事等大型活动,积聚人气,扩大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巩固传统市场,开辟新兴市场。省内深化江苏旅游新干线、江苏旅游新三角成员单位的合作,提高旅游联合营销的水平。省外重点加强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陆桥沿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营销,进一步扩大我市旅游市场半径。境外客源市场主攻日韩、港澳台和东南亚,加快开发欧美等新兴市场。加强与北京、上海、青岛等旅游入境口岸城市的合作,争取将连云港旅游纳入入境旅游线路,积极争取国际邮轮停靠我市。建立入境旅游奖励机制,对直接招徕海外游客的旅行社按年度创汇额给予相应奖励,实现入境游市场的新突破。
(六)强化质量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实施依法治旅,大力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的处理。倡导低碳旅游,支持景区景点、宾馆饭店、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创建绿色环保企业,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绿色消费。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旅行社、旅游购物店信用等级制度,逐步形成旅游社行业优胜劣汰的机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评价,在旅游企业推行旅游职业经理人制度,开展导游人员等级评定。健全旅游人才引进机制,采取更为优惠的政策,重点引进旅游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加强职业培训,完成对旅游企业全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行业自律、诚信经营,努力打造和谐友好的旅游环境。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