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农业科技示范园与农业科技型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整合创新资源,加大项目扶持,形成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和推广的主力军。2010年新认定一批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培育壮大各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与农业科技型企业,提高全市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能力;促进形成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让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重点领域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着力推进品种创新工程,尽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增产增效作用显著的农业新品种。利用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10多所院校的合作基础,坚持农科教、产学研一条龙,促进研发、转化、推广、集成配套的相互衔接,促进科研院所与农业基地、农业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挂钩合作,努力在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储藏运输保鲜、现代流通等领域取得突破。继续加大对农民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五)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培育和使用,提升城市内在创新驱动力
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支撑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推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
13.确保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验收。按照“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要求,全力做好相关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并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
14.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百企达标”工程。依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社会化培训与认证,实施“百企达标”工程,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管理制度、人才队伍,加强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力争在3年内培育至少100家知识产权管理达标企业。同时,强化企业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具有知名品牌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着力发挥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园区。
15.加大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力度。继续组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加快培育和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重点扶持我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增强对我市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强专利实施,努力与省专利实施计划相对应和衔接,支持我市优秀专利技术的转化,促进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鼓励专利的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