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处置情况。
六、应急措施
(一)交通事故的现场处置和医疗救援
1.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告以后,要迅速启动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预案,与医院、急救机构联系,安排专业急救人员参加现场救护。
2.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要迅速开展现场急救措施。
3.按照分类处理、就近施救的原则,迅速将伤员送往具有急救条件的医院或救护中心。
(二)交通工具上出现传染病疫情的处理
1.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应立即组织应急处置队伍赶赴现场。
2.应急处置队伍到达现场后按照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步骤规范开展病例的搜索和流行病学调查。
3.现场排除传染病疫情后,积极救治病人,现场开展健康教育并做好医务人员的合理防护。
4.对有传染性、危害严重的不明生物因子引起的群体性疾病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应急救援人员开展消杀工作,开辟安全通道,对工作人员采取保护性预防措施,迅速采样进行现场检测。
(2)重症病人立即就地抢救,待情况好转后再转送隔离医院,其他病人和疑似病人立即就地隔离治疗或送隔离医院治疗。
(3)根据初步调查结果确定隔离范围,由辖区政府协调相关部门负责组织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对隔离圈内的物品、场所、环境开展消杀等卫生学处理,对隔离圈内的人群进行全面的检诊、检疫。
(5)积极开展卫生防病宣传,加强食品、饮用水的卫生管理。
(6)参加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按要求进行防护,每天工作结束后用水彻底清洗身体,并接受医学检诊。
(三)食源性中毒处理措施
1.协调医疗机构积极救治病人。
2.指派与工作量相适应的疾控、监督专业人员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3.开展现场调查,查明食物中毒原因及范围。
4.提出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5.收集证据,对违法者实施行政处罚。
6.提出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七、卫生应急反应中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