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滚动推进“两类新三片”“普九”达标工程。全面落实《铁岭市滚动推进“两类新三片”“普九”工作实施方案》(铁政办发〔2009〕20号),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一票否决项目的完善和建设工作的指导,使昌图县、西丰县和清河区等进入“提高水平”“普九”的县(市)区5个一票否决项目如期达标,使铁岭县、开原市、调兵山市、银州区和铁岭经济开发区进入“双高水平”“普九”的县(市)区8个一票否决项目基本达标,确保“两类新三片”“普九”规划顺利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
(五)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一是以县域内实现均衡为工作重点,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二是开展校长、教师交流,完成“双高水平”“普九”阶段的交流指标;深入实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选派城镇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积极组织农村学校优秀教师到城镇学校跟岗培训、挂职锻炼。通过交流、支教、上挂等多种形式使城乡间互派干部教师达到1000人。三是合理配置资源、安排资金,促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深入推进“春晓工程”, 建立农村小学的质量监测制度,对“示范村小”和“无薄弱村小乡镇”进行复评;积极开展城镇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的“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进一步改善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使“新老三室”建设达到新一轮“普九”验收标准,使市直初中达到“双高”水平;建立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选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推动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民族教育特色发展,强化特殊教育职业培训;改建、扩建农村乡镇标准化中心幼儿园8所,深入实施学前教育“115工程”,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安装教室多媒体系统,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各县(市)区要按照三种模式标准落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维修及运行专项经费。四是强化督导评估,稳步推进22所创建省级标准化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达标工作,力争通过省政府验收。
(六)职业教育发展工程。一是培育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办好一批包括县级职教中心在内的具有示范作用的职业院校。二是结合铁岭人才需求,凸显专业设置的区域性和规模性,再争创1个省级品牌专业;发挥优质民办教育的辐射作用,扩大铁岭外事学校品牌专业的影响,做大做强铁岭装备制造学校的焊接、汽车和电子专业。三是中职招生继续突破万人,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定向招生、订单教育达95%以上;统筹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确保招生数量普职比例大体相当;提高中职预备班办学质量;确保职业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四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培训达70人;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再就业等短期培训达万人;开展农民培训达30 万人次;举办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师生专业技能竞赛。五是市、县两级政府确保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设立职教专项资金、专业建设资金各100万元,并按省配套要求相应增加;设立中高职招生奖励专项资金、就业引导资金各50万元;向国家、省有关部门争取资金3000万元。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