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苏州旅游业全面提升计划的通知


  --各地区加强合作,打破地域界限,以产品的互补和特色展示为重点,将旅游产品由点串线,形成多条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线路(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各市区政府等);

  --针对国际旅游市场和国内远程旅游市场,精心策划苏州与上海等长三角周边城市旅游产品融合互补的精品旅游线路(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各市区政府等);

  --充分发挥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在旅游线路组合中的龙头作用,增强产品组合的可操作性,同时要特别注重鼓励旅行社开发苏州的深度旅游产品体系,适时开发主题旅游线路(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市交通局、市文广新局、市贸易局、市体育局、相关市区政府等)。

  3.稳步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对已有旅游产品从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出发,进行持续深入的完善工作,追求产品和服务的精细化,体现苏州优雅、精致的文化精髓(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各市区旅游管理部门等);

  --细化和深化现有旅游服务标准,使之成为旅游服务质量的基本保证,同时,根据市场需要及时推进新标准的创设和老标准的延伸工作(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各市区旅游管理部门等);

  --加强对旅游相关企业和单位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在标准化的基础上,鼓励个性化服务,推出特色服务项目和服务规范,提高产品的软件服务质量(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

  --提倡符合国际消费习惯的服务方式,以国际知名品牌酒店为突破口,吸引更多海外的旅游相关企业在苏州设立公司,借以推广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服务方式(责任单位:市外经贸局、市旅游局、市外办等)。

  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1.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

  --加强道路交通、车站、停车场(特别是旅游景区点周边)、码头等公共交通建设,建立全面的、完善的和易识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以及覆盖面广,使用性能完好的无障碍通道(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旅游局、市文明办等);

  --加快护城河上旅游码头和加油站码头建设(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城投公司等);

  --完善旅游景区连接道路的建设,将景区道路连接线工程纳入全市公路交通网络规划和乡村道路建设规划,增加旅游交通投入(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旅游局等);

  --实施公共厕所升级改造工程,在主城区范围内新建公共厕所均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并结合市政改造等工程,重点改造特色街区和旅游景区周边的公共厕所(责任单位:各市、区政府,市容市政管理局、市规划局、市建设局等);

  --在城市改造和市政建设中优先考虑建设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网络建设形成市中心区旅游集散主中心和各重点旅游区集散分中心功能对接的集散中心网络(责任单位:各市区政府、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交通局、市旅游局、市城投公司等);

  --成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小组,建立全市旅游公共设施项目库,将涉及旅游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纳入全市的城乡建设年度计划(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旅游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等)。

  2.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保证全市A级旅游区点和重点乡村旅游区点的公交普及化,开设连接城乡的旅游专线车和城市旅游观光车线路,(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旅游局等);

  --推进城市旅游信息化管理,制定旅游信息化标准,优化旅游目的地网站的服务功能,加快全市无线宽带网的建设,并延伸到旅游者可能到达的区域(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旅游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电信公司、市移动公司等);

  --完善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各区县旅游信息咨询分中心和游客集聚地、重点旅游企业旅游咨询点三级服务网络(责任单位:各市区政府、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旅游局、市城投公司)。

  --建立旅游呼叫中心,为旅游者提供旅游问讯,接受旅游投诉,分布旅游安全提示,参与旅游救援等服务(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市电信公司、市移动通信公司);

  --制订、设计并实施标准化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旅游服务点(住宿、餐饮、购物等)等的标志系统,形成体系化的标志牌类型(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

  --完善社会餐饮、购物、娱乐场所的空间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餐饮、购物、娱乐街、区,并满足包括团队旅游在内的所有旅游者进出的通达性条件(责任单位:各市、区政府,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贸易局、市旅游局等)。

  3.完善与旅游相关的其他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完善出租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体系,提供优质、便捷的出租车服务(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在出租车行业中开展学外语活动,并将外语能力的考核纳入出租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体系(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强化出租车“语言后台服务中心28811111”语言求助功能,并将其落实到每一辆安装GPS的出租车上(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依托各级政府应急机制和城市公共安全、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全市旅游安全救助系统和旅游救援绿色通道,积极探索加入SOS等国际救援体系的途径,构建国际医疗网络(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旅游局、保监会等);

  --扩大旅游急救医院数量,提升旅游急救医院的国际化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构建便利的游客支付体系,参考国际旅游城市的做法,在“苏州城市一卡通”的基础上打造“苏州旅游卡”,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各类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景点游览等各项服务的多功能城市一卡通,同时加大信用卡POS机刷卡的网点布放力度,加快构建外币兑换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市交通局、市园林局、市宗教局、市贸易局、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分行等)。

  三、营造城市旅游氛围,提升旅游发展环境质量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