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电子电器工业。一是大力促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在现有汽车电子控制、智能仪表盘、传感器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车用GPS、车用视频音响、雷达系统等车载电子产品,形成汽车电子控制产业链,把我市建成湖北省最大的汽车电子生产基地。二是大力发展以大功率电机变频调速启动装置、电机及控制设备、汽车专用制造和检测设备、环保设备等机电一体化产品。鼓励企业培育上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襄樊电机与控制设备特色产业。三是纵深开发以平板显示、集成电路等为主的基础原材料和元器件产品。四是大力发展以手机、笔记本电脑、计算机软件、电动车等为主的电子消费类产品。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电器工业产值达120亿元,年均增长17.8%。
7、医药化工工业。医药方面,重点是做大做强生物制药、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等产业。化工方面,大力发展以磷酸盐、食品级磷酸氢钙、脱氟磷酸三钙、医药级磷酸等为主的磷化工深加工,使磷化工发展成为百亿产业。积极开发生产高浓度鳞复肥和稀土复合肥,加快发展涂料工业,提高汽车面漆、底漆、橡胶加工业与汽车产业配套能力。把襄樊建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磷化工生产基地和精细化工基地。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化工工业产值达150亿元,年均增长17.6%。
8、建材冶金工业。建材方面,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新型摩擦密封材料和特种耐碱玻璃纤维、特种水泥、特种耐火材料,淘汰小水泥和实心粘土砖。冶金方面,以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有色合金材料为重点,加速行业产品结构提档升级。开发生产优质钢、炼铁、轧材、再生铅、铅锌合金、高纯铅、镁锭、镁合金锭、氢氧化铝、金红石等。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建材冶金工业产值达120亿元,年均增长16.1%。
突出抓好金银首饰、工艺礼品、木雕、抽纱刺绣、工艺家具、玻璃彩绘、包装印刷、制鞋等具有襄樊特色的轻工工业。大力支持军工企业发展,促进和带动全市新型工业化更好更快发展。
其次,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一是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强企业。2012年全市年产销过200亿元企业达2家,过100亿元企业达2家,过50亿元企业达4家,过10亿元企业达50家,过亿元企业达300家以上。二是着力培育“精、专、特、新”的成长性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为国内外大企业配套服务,引导中小企业进行联合与协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专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建设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三是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品名牌。2012年全市湖北名牌、湖北著名商标分别达60个,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达20个以上。四是打造一批产业集群。以配套大产业、延伸产业链为切入点,重点抓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磷化工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等28个产业集群,积极争取扶持政策,迅速提高产业集群的实力和水平。
再次,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从领导、政策、投入和体制创新等方面支持所有工业园区尽快实现“满园”工程。超常规发展汽车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深圳工业园、节能装备产业园、余家湖工业园、航空产业园、养路机械工业园、泵阀工业园。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园区创业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以产业为纽带,以龙头带配套,以配套促聚集,增强园区的产业竞争力,使园区成为招商引资、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产业集群的平台和示范区,实现集群式发展。2012年,高新区工业园销售收入达1500亿元以上,余家湖能源化工工业园销售收入达100亿元,樊城纺织工业园销售收入达150亿元;襄阳、老河口、宜城、谷城、枣阳工业园年销售收入均达100亿元以上。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技术创新,坚持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特色农业,做精、做优、做强现代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