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全面加强与京津在生物技术和产业领域的合作,围绕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和生物农业等重点领域,注重承接京津转基因药物、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等高端生物医药产品的研发制造,加快培育现代中药、生物基材料、有机酸制品等产业,推进生物医学工程制品、生物质材料、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发展壮大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处理剂等生物环保产业,培育一批微生物制造、生物基材料、生物农业领域产业示范基地。
--海洋工程。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化工、海洋工程材料、海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工程和产业,培育一批品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建设新兴海洋产业基地。
(二)传统优势产业。
以高端化、品牌化为方向,着力优化整合钢铁工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和石化产业,改造提升其他传统产业。
--装备制造业。按照“发展整机、壮大配套、培育龙头、推进聚集”的思路,重点在交通、能源、工程、环保和专用装备等五大领域加快发展步伐。交通装备,培育壮大唐山高速动车组、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和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保定皮卡车、乘用车与微型车、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张家口专用汽车和民用直升飞机制造基地等,适时谋划建设唐山和沧州修造船基地,大力发展船用柴油机、变速箱、控制设备等船舶零部件制造项目。加强与京津整机生产企业的协作配套,谋划建设与京津汽车、大飞机等项目相配套的零部件制造项目,引导零部件企业向基地和园区聚集。能源装备,加快发展大型超高压输变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和新型储能等成套设备,与京津合作打造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发展风电叶片、整机及控制系统等风电产业链和薄膜电池、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等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积极开发核电站配套设备、高效节能、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和产品。谋划发展清洁煤电装备项目,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工程装备,重点发展新一代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及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推动叉车、物流设备主导产品的研发生产,积极开展地铁工程设备的开发和生产。环保装备,重点扶持柴油机后处理装置、节能环保空气压缩机、自动化除尘设备等项目。加大环保节能设备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大力发展电厂脱硫、海水淡化、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及医疗废弃物处理等装备制造项目,打造节能环保设备领域新优势。专用设备,重点发展煤炭、石油、冶金、建材、纺织、医疗、地勘等装备领域,大力发展唐山焊接和水泥装备、承德输送机和精密仪器仪表、张家口煤机和钻机、沧州管件及徐水吊索具等重点产品。加快开发现代化成套高效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等新一代重大装备,推进装备的智能化、精密化和集成化。
--钢铁产业。围绕建设钢铁强省,加快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推动钢铁产能向沿海和有资源优势地区集中。重点建设曹妃甸精品钢、承德钒钛钢、渤海新区特种钢和唐山船用钢等四大生产基地。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鼓励民营钢铁企业整合重组,支持河北钢铁集团等骨干企业加快优化产品、技术和企业组织结构。联合省外相关高校和京津国家级冶金科研院所,组建钢铁技术创新联盟;研发推广熔融还原、洁净钢冶炼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先进工艺;重点发展造船板、桥梁板、高强度轿车用钢、电工钢、钒钛合金钢等高附加值产品。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型园区和企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石化产业。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以大型化、集约化、基地化、精细化为方向,延伸石油化工、煤化工和盐化工三大产业链,促进企业入园进区聚集发展,形成若干产业集群。石油化工,积极支持南堡油田、华北油田开发,争取燕山石化异地扩能改造,大力推进曹妃甸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加快建设华北石化、中捷石化炼油扩能改造及沧州炼化填平补齐项目,尽快形成成龙配套的化工产业群,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基地。煤化工,按照巩固提高煤焦化、大力发展煤气化、密切关注煤液化的思路,依托央企和省内骨干企业,加快开发建设唐山开滦、沧州神华煤焦化和煤气化等煤气资源深加工项目,尽快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引导煤化工企业向临港产业园区和煤炭资源富集地聚集。盐化工,重点支持唐山三友、河北盛华等重点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发展有机氯产品,综合利用海水、苦卤资源,开发溴、镁、钾系列产品,谋划建设万吨级海水提钾、提溴产业化项目和大型钛白粉项目。精细化工,延伸完善产业链条,积极开发生产结构性、功能性材料和信息化学品及各种中间体等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替代进口和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精细化工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