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按照“硬标准、硬约束、硬检验”的要求,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环评审批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一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示范园区、企业和村镇。加强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节能改造,继续开展“九小”专项治理,大力推进全民节能行动。(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发改委、经委、建委、咸宁经济开发区、各行业协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4、推进生态咸宁建设,重点实施咸宁垃圾焚烧发电、淦河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潜山国家森林公园二期、城市污水处理、崇阳凯迪生物质发电、赤壁城市防洪、陆水节堤航电枢纽、陆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梓山湖生态科技新城、农村“清洁家园”建设等“十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积极开展西凉湖和斧头湖重点水域防治,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工作。(责任单位:市建委、环保局、发改委、经委、水利局、林业局、水产局、国土局、农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着力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
15、稳定粮食生产,建设10万亩高产农田,力争粮食总产增长2%以上,确保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粮食局)
16、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推进“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战略,改造低丘岗地30万亩、低产林10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农办、国土局)
17、大力发展规模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效益农业,突出抓好蔬菜、果茶、马铃薯、畜禽、水产、速生丰产林等特色板块建设,力争全市特色板块面积新增20万亩,产值增长8%。加快推进重庆美多、中粮储、精武鸭、康誉食品、鹏程林农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重点培植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新增一批省级龙头企业,实现国家级龙头企业零的突破。(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农办、经委、林业局)
18、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技术要素以股权形式进入农业。在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抓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国税局、地税局、农行、农发行、信合社、国土局、供电公司、科技局)
(二)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19、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责任单位:市农办、农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20、认真落实国家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扩大补贴范围、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解决农民工就业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庭院经济,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完善企业、基地与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扩大订单生产,带动农民增收。坚持农民外出务工与市内就业相结合,做好市内企业用工与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对接服务工作。加强市场监控,稳定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畅通流通渠道。加强农民负担监管,整治涉农乱收费行为。继续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扶贫整村推进,抓好通山县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示范工程。注重解决好陆水水库、咸宁核电移民安置户的生产生活困难。(责任单位:市财政局、粮食局、农业局、农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商务局、供销社、物价局、建委、扶贫办、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