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与同行业相关数据或类似行业同期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
4.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历史同期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
5.根据增值税与不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参照相关预警值进行关联性分析,分析纳税人应纳税的异常变化;
6.应用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中所掌握的情况和积累的经验,将纳税人申报情况与其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相对照,分析其合理性,以确定纳税人申报纳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7.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结构,主要产品能耗、物耗等生产经营要素的当期数据、历史平均数据、同行业平均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比较,推测纳税人实际纳税能力。
(三)评估指标运用方法
1.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
收入变动率=(本期业务收入-上年同期业务收入)÷上年同期业务收入×100%
如业务收入变动率低于-10%以下,纳税人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运用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
2.成本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功能:
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本期产成品原材料成本÷本期产成品成本×100%
如当期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高于上期10%以上,纳税人可能存在帐外销售问题,运用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上期主营业务成本)÷上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10%以上,纳税人可能存在帐外销售未计收入问题。
3.利润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
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上年同期主营业务利润)÷上年同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低于-10%以下,纳税人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运用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
4.资产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如当期净资产收益率低于上期-10%以下,纳税人可能存在帐外销售问题,运用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
5.总资产周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100%
运用总资产和存货周转情况,推测销售能力。如总资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率加快,而应纳税税额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