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按照相关标准技术要求,通过光纤传输网络,保障视频信号和各类图片信息、文字信息及时传递。
(三)监督保障
领导(纪委)监督、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监督、媒体监督、考评监督、市民监督、制度监督,监督各类问题主动发现、及时处置落实,提高按时结案率和工作质量。
(四)考评保障
数字城管中所包含152小类部件、71小类事件问题,基本涵盖了城市管理中的方方面面,结合《昆明市城市长效管理综合考核办法》,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对各县(市)区、市级专业部门进行实时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排序,定期通报。实行对各县(市)区考核与保证金制度挂钩,以考核促进按时结案、促进城市管理。
(五)宣传保障
通过宣传,让更多市民了解数字城管及12319城管服务热线,主动参与、支持、维护、监督城市管理工作。
与云数传媒合作,制作公益广告片,在公交车上播放;通过10086发短信,向移动客户宣传12319;在昆明市数字城管公众信息网网站www.km12319.com上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法规和数字城管工作;选择20个城管专题,通过媒体进行系列宣传;积极推进数字城管宣传工作进入社区、走进学校。
(六)经费保障
将系统运行维护费,软件、硬件维护经费,移动、电信线路租用费,城管监督员劳务费和“城管通”综合服务费,信息受理员劳务费,地理信息和部件数据更新费,数字城管工作经费,标准普及法规宣传费,监督考核经费,制度创新合作研究经费,装备配备更新经费、系统功能扩展完善等经费分级列入市和县(市)区财政年度预算,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和功能拓展。
六、工作要求
数字城管平台搭建完成只是数字城管工作的起步,适应城管新模式、理顺关系、制定标准、完善制度、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发挥作用,任重道远。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数字城管是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核心内容。建立全市统一协调指挥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数字城管系统建设、运行、推进的有效组织和领导,特别是属地城管责任单位,要统一协调、密切配合、按职处置、按时限按标准完成两级监督指挥中心派遣的工作,提升按时结案率,保障数字城管系统发挥最大效益。
(二)整合资源、理顺体制。整合视频资源、城管人力资源和各类信息资源等,降低数字城管建设和运行成本。逐步建立起城市管理执法主体、城市运行维护主体、城市协管自治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参与、职责明确、全面监督的“大城管”机制,落实编制、人员,明晰责任,减少扯皮,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