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盐城质监局
1认真贯彻实施《
产品质量法》、《
标准化法》、《
计量法》、《
食品安全法》和《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大力实施质量振兴战略,加强对全市质量工作的宏观指导,夯实标准化、计量和认证认可三项基础工作,强化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全市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2认真贯彻落实市场准入制度,按照从源头抓质量的要求,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管理工作;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强化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质量档案,健全质量信息管理网络,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和信息。
3实施名牌战略,增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能力,积极帮助企业争创名牌,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4抓好打假工作,严厉查处生产领域制售假冒产品的违法行为。发挥市“打假办”职能作用,协调和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食品、建材及农资等产品的专项整治工作,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5制定质量工作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制定政策措施,激励企业不断改善质量管理,推进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鼓励集群企业加强协作、制定并实施企业联盟标准,完善产业集聚区标准体系、推进模式以及管理保障措施,提升区域产品质量竞争力。鼓励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实质性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化活动。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开展区域性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活动。
(四)市委宣传部
1开辟创建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宣传专题栏目,采用多种形式宣传质量法律法规,及时报道我市创建国家优质产品示范区活动的工作成果。
2配合有关部门对社会反映强烈的质量问题进行跟踪报道,强化全民的质量意识。
(五)市发改委
把“全面提升盐城产业和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作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研究,把质量工作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六)市经信委
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开发、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并消化吸收,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国外市场,增强本地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按照产业特色、企业集聚度、技术含量和产出总量,加快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区。推动关联企业集中与合作,加速产业集聚和专业化分工,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推动有条件的特色产业示范区率先成为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
(七)市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