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办人(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劳务表》(表四)
一、政策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
四十三条。
二、适用企业
本报告表适用于实行查帐征收的居民企业和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并据实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非居民企业填报,发生提供或接收劳务业务的企业均需填报此表,企业根据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它业务支出”以及相关费用类科目填报。
三、填写规则
1.“境外劳务收入”:填报企业提供劳务从境外取得的收入; “境外劳务支出”:填报企业接受劳务向境外支付的费用。
2.“总劳务交易”中第1项“劳务收入”金额为第2项“境外劳务收入”与第5项“境内劳务收入”数据之和。该项数据填入表二第三行“劳务收入”第一列。
3.“总劳务交易”中第2项“境外劳务收入”金额为第3项“非关联劳务收入”与第4项“关联劳务收入”数据之和。
4.“总劳务交易”中第4项“关联劳务收入”数据填入表二第三行“劳务收入”第四列。
5.“总劳务交易”中第5项“境内劳务收入”金额为第6项“非关联劳务收入”与第7项“关联劳务收入”数据之和。
6.“总劳务交易”中第7项“关联劳务收入”数据填入表二第三行“劳务收入”第七列。
7.“总劳务交易”中第8项“劳务支出”金额为第9项“境外劳务支出”与第12项“境内劳务支出”数据之和。该项数据填入表二第四行“劳务支出”第一列。
8.“总劳务交易”中第9项“境外劳务支出”金额为第10项“非关联劳务支出”与第11项“关联劳务支出”数据之和。
9.“总劳务交易”中第11项“关联劳务支出”数据填入表二第四行“劳务支出”第四列。
10.“总劳务交易”中第12项“境内劳务支出”金额为第13项“非关联劳务支出”与第14项“关联劳务支出”数据之和。
11.“总劳务交易”中第14项“关联劳务支出”数据填入表二第四行“劳务支出”第七列。
12.“二、占境外劳务收入额占劳务收入总额10%以上的境外交易对象及其交易:交易金额”应大于或等于“一、总劳务交易:劳务收入(第1项)”*10%(允许0.50元误差);“三、占境外劳务支出额占劳务支出总额10%以上的境外交易对象及其交易:交易金额”应大于或等于“一、总劳务交易:劳务支出(第8项)”*10%(允许0.50元误差);
13.“定价方法”1.可比非受控
价格法、2.再销售
价格法、3.成本加成法、4.交易净利润法、5.利润分割法和6.其他方法。如填报“6.其他方法”,必须在本表“备注栏”中说明所使用的具体方法(不能为空)。
四、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1项=第2+5项
2.第2项=第3+4项
3.第5项=第6+7项
4.第8项=第9+12项
5.第9项=第10+11项
6.第12项=第13+14项
(二)表间关系
1.第1项=表二第3行(劳务收入)第1列(交易总金额)
2.第4项=表二第3行(劳务收入)第4列(境外关联交易:金额)
3.第7项=表二第3行(劳务收入)第7列(境内关联交易:金额)
4.第8项=表二第4行(劳务支出)第1列(交易总金额)
5.第11项=表二第4行(劳务支出)第4列(境外关联交易:金额)
6.第14项=表二第4行(劳务支出)第7列(境内关联交易:金额)
无形资产表(表五)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项 目
| 受 让
| 出 让
|
总交易
金额
| 从境外受让无形资产
| 从境内受让无形资产
| 总交易金额
| 向境外出让无形资产
| 向境内出让无形资产
|
关联交易金额
| 非关联交易金额
| 关联交易金额
| 非关联交易金额
| 关联交易金额
| 非关联交易金额
| 关联交易金额
| 非关联交易金额
|
1=2+3+4+5
| 2
| 3
| 4
| 5
| 6=7+8+9+10
| 7
| 8
| 9
| 10
|
使用权
| 土地使用权
| | | | | | | | | | |
专利权
| | | | | | | | | | |
非专利技术
| | | | | | | | | | |
商标权
| | | | | | | | | | |
著作权
| | | | | | | | | | |
其他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所有权
| 专利权
| | | | | | | | | | |
非专利技术
| | | | | | | | | | |
商标权
| | | | | | | | | | |
著作权
| | | | | | | | | | |
其他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