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对全市中医医院开展管理年活动督查情况的通报


  (四)加强培训,大力引进,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大部分中医院都积极争取编制,着力引进高学历中医药人才,并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一是制定人才引进、培训计划,加强对中医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对非中医药类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培训。万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同时送6-8名人员到上级医院重点专科进修学习。二是加大人才培训经费投入。武隆县中医院确保院内每位学科带头人每年有5000元的培养经费,业务骨干每年有2500元的学习培训经费;彭水县中医院每年用于人力资源培训经费超过10万元。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及经验

  (一)医院硬件设施明显改善

  大多数中医医院硬件、环境条件得到改善。如长寿区中医院、涪陵区中医院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规划了新院址,并开始实施新医院的基本建设;江津等5家中医院纳入我市县级医院建设项目;梁平县中医院加大对特色专科的支持,在医院现有房屋紧张的条件下,腾出1100㎡业务用房,投入近300 万元对针灸推拿科房屋进行改造;南川区中医院投入300万元对医院房屋进行重新装修,独特的建筑风格让人耳目一新。

  (二)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显现

  一是国家级、市级重点专科、特色专科所确定的重点病种具有一定的中医药特色优势和区域优势。如市中医院皮肤科、妇科和市中医骨科医院骨科等重点专科疏理的湿疹、慢性盆腔炎、颈椎病等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得到国家重点专科协作组专家好评。二是大部份中医院制定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发挥了作用。如垫江县中医院建立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不同病种明确了相应的中医药治疗参与率,并对执行情况每月进行检查、落实相应奖惩措施,提高中医药临床使用率;万州区中医院骨伤科逐步形成了中西医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临床诊疗特色,专科中医药辨证论治准确率达到95%以上,临床好转治愈率达94%以上,病人满意度达95%。三是各中医院结合自身特色,大力开展中医药特色技术项目临床疗效评价和分析工作,助推了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的推广。如九龙坡第一中医院针灸理疗康复科的“醒脑开窍法加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偏瘫”被确定为我市第二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四是部份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中医院中医特色科室中医药特色较突出,能满足当地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如巫山县中医院儿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肺炎、小儿腹泻等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其儿科整体实力优于同级县医院。五是部份区县重视名老中医培养,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有进展。如忠县政府及卫生局高度重视名中医的培养,已准备开展本县第二批名中医的评选工作;市中医院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郑新学术思想的发掘整理》和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重庆市中医药历史挖掘与利用”的研究工作。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