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关于2005年全区流通改革发展情况的通报


  传统流通组织与经营方式仍占主导,新型营销方式规模较小。目前各地对商业网点缺乏统一规划,以分散化、小型化、初级交易方式为特征的流通组织与经营方式仍占据着我区流通领域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单体分散经营的流通主体所占比重较高;以满足初级交易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与业态形式大量存在;设施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流通现代化总体水平较低。近年来虽然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但新型营销方式发展相对滞后,全区缺乏具有影响力、大规模的连锁龙头企业。2005年全区连锁企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左右,这与国内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商业连锁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60%的差距十分明显。

  城市商业的规划水平不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低。一是城市商业缺乏科学的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导致业态定位趋同化现象愈演愈烈。城市商业中心、商业街区的建设与发展不是把市场需要、培育市场作为首选因素,而是把尽快盘活滞销房地产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部分商业设施建设追求的眼前利益、局部效果,致使业态雷同商业互相制肘现象较多。二是企业经营行为规范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三是生鲜食品、生产资料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滞后。四是商贸企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流通管理部门体制不顺,机构不健全,行政职能划分不清。目前全区各地流通管理部门称谓不一,有商务局、旅游和商务局、经贸局、发改局、计经局、还有商业总公司,这给日常开展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而且有些部门职能划分不清,其他部门职责和商务在一起,工作量大、头绪多、人员少,严重影响了重点工作;有的县在没有明确部门管理流通业的职能,而把流通业的管理划给了商业总公司,商业总公司一无行政管理职能、二无编制、三无行政执法权,造成流通业管理真空,严重妨碍了流通业的发展和国家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三、2006年流通改革发展的趋势

  以推动现代流通及服务发展为中心,流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自治区将出台《关于促进流通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区属、市县属商业、物资、粮食、医药、供销等行业企业改革措施趋于完善。一些严重亏损,扭亏无望,又无新的经营项目,严重资不抵债国有流通企业,依法实施租赁、出售、债务重组和关闭破产。自治区和市县为国有流通企业职工分流安置、退休职工医疗保险将提供一定支持。解决国有流通企业历史债务问题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视。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