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全面推动信息化与金融、物流、科技、商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支持金融机构以信息技术完善后台服务支持体系,拓展网上业务和各类金融创新服务。推进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普及数字终端设备,提升物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领域,提高咨询、法律等商务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的网络化服务水平。
带动传统服务行业优化升级。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提高房地产企业互联网营销能力,提升商贸行业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水平。推动旅游、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营销方式的转变,促进在线预订、在线支付等新型服务模式的应用。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产品供销、乡村旅游等方面应用,促进农业产业链向服务业延伸。
壮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围绕重点行业两化融合需求,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优化基于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的服务网络,加大投入开发国产应用系统和解决方案。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多媒体家庭应用平台,鼓励发展各类新型增值服务。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项目,推进三维仿真、宽带网络、设计协同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支持行业创新发展。
3.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和渗透作用,推动信息技术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深度应用,聚焦新能源汽车、数字医学诊疗设备、新能源产业基地、“移动硅谷”、数字电视产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推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协调推进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发展。推进物联网研发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重点应用示范。建设云计算服务平台,支持超级云计算中心及三网融合重点项目落地。
打造电子商务服务之都。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聚集一批面向全球市场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和模式创新,形成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有效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
4.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推动两化融合技术创新。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信息化促进和提升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的能力。在基础技术、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争取更多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北京落地和产业化。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