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旅游业。深入挖掘开发汉文化、医药文化、玉文化、四圣文化、衙署文化等特色文化,培育发展文化企业集团,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持续举办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等特色节会活动,加快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发挥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优势,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国打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品牌,使其成为南阳旅游的一张名片。抓好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和独玉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打好中心城区文化旅游品牌。以南阳建成区为核心,建设旅游标志性建筑,加快推进白河休闲观光带建设,重点营造白河风光和绿地环境,大力发展城郊型旅游项目。发展旅游创意,培育玉雕、烙画等特色旅游产品,支持发展高档星级酒店。充分发挥中心城区旅游集散和服务中心的区位优势,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精心设计不同文化风格、不同消费档次的一日游、多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将中心城区建设成为豫西南最大的区域旅游服务中心,把南阳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2.现代物流业。根据南阳区位交通优势,制定出台全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加大物流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合理布局产业,优化全市物流节点网络。强化与国内外知名物流公司的合作,提高A级物流企业总量和水平,培育10家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现代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支持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构筑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物流业现代化水平。支持现代物流基地建设,抓好中心城区高端物流园、龙升物流园区、光彩大市场、南阳机场航空商务配送中心、王村铁路配送中心和其他专业物流中心的规划、改建、扩建及配套,形成一批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的特大型交易市场。鼓励生产性企业逐步分离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业务,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支持城区现有物流公司提升装备、技术和服务水平。加快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物流企业管理理念和服务水平。
3.金融保险业。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吸引更多国内外金融机构入驻南阳,使驻宛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15家以上。引导金融机构拓宽业务领域,开发新产品,形成特色化、差别化、多样化服务,提升金融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支持市商业银行等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通过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实施增资扩股,改善股权结构,壮大资金实力。到2015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5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大力培育发展地方保险业,调整优化险种,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提升保险业服务水平。防范和化解保险经营风险,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及失信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利用股票、债券、信托等多种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快上市企业培育,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优势资源向上市公司合理集中。以小额担保为重点,推进特色金融服务业发展。
4.居住服务业。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山水相依的环境优势,结合第七届全国农运会服务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一批有规模、高品质、绿色环保、宜居宜看的精品住宅,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整合城区房地产资源,做好土地收储、供应工作,合理布局房地产项目,积极发展健康环保、节能省地型住宅,做到整体规划、成片开发、有序投放。改善房地产开发结构,有序推进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积极培育和引进城市运营商,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向主业突出、多业兼营的集团化发展。规范发展房地产业,进一步开拓和搞活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业真正成为拉动城区经济的重要产业。培育发展建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形成专业化、市场化的生产协作机制。鼓励建筑业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加强政府监督,规范物业管理行业秩序,积极推进居住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