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重点,优化布局
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优先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重点发展旅游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关联度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和发展前景广阔的关键行业和新兴行业。积极发展面向民生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广播影视等服务业,促进中心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增强传统服务业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端州、鼎湖、高要城区要充分发挥人才、物流、信息、资金等相对集中的优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西江沿岸、国道、铁路和高速公路重要节点区域要加快形成以服务工农业生产为主的服务业结构;东南部地区要依托工业化进程较快、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较高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山区要改变只有工业发展后才能发展服务业的观念,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积极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
(一)旅游业。深化旅游经营体制改革,创建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快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城市建设的融合,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调动外资和民资的积极性,促进旅游配套功能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提高,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千里旅游画廊的内涵和品位。加快开发以端砚文化、宋文化、包公文化、龙母文化、广信文化为代表的西江文化和以六祖文化、玉器文化、竹子文化、武术文化、红色文化、金燕文化为代表的绥江文化以及古村落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加强开发滨湖景观带、滨江景观带和城区历史文化揽胜带,完善城市旅游配套,积极实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促进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旅游、健康养生旅游等多层次、多领域延伸,打造国际化旅游休闲之都,增强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打造岭南文化产业重要示范基地。
(二)现代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整合交通、港口、银行、海关、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的物流信息资源,加快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以互联网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发展,通过互联网对物品进行跟踪管理,实现商贸流通各环节的全程控制和管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积极引入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企业物流外包。鼓励邮政、交通、铁路、民航、商储等行业开展物流配送业务。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发展综合性物流基地,依托肇庆新港等西江沿岸重要港口港区和铁路、国道、高速公路的枢纽性站场,建设综合生产性物流基地、仓储和商业物流配送、保税物流园区,把我市建设成为面向世界,服务粤港澳,链接大西南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整合经济发展中心区公交资源,努力打造覆盖整个经济发展中心区的城市公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