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平凉市委、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族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意见


  15.大力发展民族乡村文化和体育事业。2010年,新建45个农家书屋、2个乡文化站,使民族乡综合文化站覆盖率达100%,农家书屋全面覆盖少数民族行政村。加强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到2012年,在全市9个回族乡建成文化体育广场、文艺演出舞台和图书馆,村级文化室建设覆盖率达到50%。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积极组织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加强民族乡村体育设施建设,各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留成在使用中向民族乡村倾斜。

  16.大力发展民族乡村广播电视事业。2010―2012年,在崆峒区上扬、峡门、西阳回族乡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发展卫星直播广播电视;在大寨、白庙、大秦、寨河四个回族乡实施无线多路数字微波传输工程,提高覆盖率。华亭县的两个回族乡用三年时间,将县城有线电视光缆通达到两乡政府所在地,并建立广播前端,通过有线电视光纤将华亭自办广播及数字电视信号通达到民族乡,辐射到周边村社,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五、切实加强对民族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17.健全促进民族乡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把加快民族乡村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促进民族乡村发展规划,明确年度发展目标、任务和扶持计划,每年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落实促进民族乡村发展的办法措施。一要建立健全民族工作协调领导机制。市上成立民族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研究促进民族乡村发展的办法和措施,组织协调有关单位为民族乡村帮办实事。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民族乡村发展的组织领导。按照中央和省上有关规定,市委、市政府每五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二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管理机制。要把促进民族乡村发展纳入对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各县(区)也要把民族乡村发展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落实。三要建立健全对口帮扶机制。由市、县(区)分管领导牵头,每年分别在民族乡村召开帮扶现场会,由有关部门现场衔接和确定帮扶项目及资金,集中解决民族乡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18.加强民族乡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按照《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根据民族乡村实际,切实选好、配好民族乡村领导班子,建好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民族乡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民族乡村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采取集中培训、辅导讲座、理论对谈、实践锻炼等形式,抓好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调查研究的能力、管理民族事务的能力、维护团结稳定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发展经济、扶贫济困、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