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15.切实抓好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试点。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结合省列新农村试点县建设,重点抓好泾川县城乡一体化发展,以调整分配结构为核心,在体制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突破,力争与全国全省同步。财力条件较好的华亭县、崇信县、崆峒区也要积极做好工作,选择具备条件的乡镇开展试点,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基础和硬件基础。市上新抓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个,采取以奖代补、实物补贴等形式,支持试点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实现整体突破。抓好100个“三清五改”村庄综合整治示范村,带动旧村改造。加大各省道沿线、城市郊区和重点村镇治理力度,改善农村形象面貌。
16.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与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行业扶贫和专项扶贫有机结合,实现扶贫开发和救助制度有效衔接,探索基本生活靠最低保障、脱贫致富靠扶贫开发的新机制,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方式。继续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实施整体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好静宁西北部干旱山区国家级和崇信南部山区省级两个“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完成50个整村推进项目,实现4.2万人减贫。
17.切实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路、水、电、气、房”为重点,新修通乡、通村油路(硬化路)400公里以上,确保实现乡乡通油路、75%以上的村通油(硬化)路。新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5处,解决农村1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覆盖面达到84.2%,自来水通村率达到86%,入户率达到74.4%。力争庄浪县向自来水化县目标迈进。完成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改造工程5000户。扩大农村新型能源项目覆盖面,开展10万户农村沼气用户大培训、大回访活动,建成农村户用沼气3万户,建设乡村服务网点200处。配发太阳灶5000台。
18.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农村教师培训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学校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努力扩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投资规模,新建标准化村卫生所30个。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逐步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招聘执业医师计划,着力提高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420个标准化农家书屋。坚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投资农村文化事业,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加强计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进一步加大利益导向力度,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特殊家庭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帮助农村计生家庭优先解决生产致富、子女教育、养老保障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