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交通安全保障。全面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规范完善各类交通安全设施。对四车道以上公路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中间隔离带;进一步规范公路指示标志,及时施划公路标线,加强公路重要平交道口整治,主干道两侧被交路线与主线搭接平顺,视野开阔。
4.管理信息化。进一步整合现有公路管理信息化资源,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完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网功能,及时发布路况通阻及气象信息。对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重要节点、重要路段,逐步安装视频监控装置,提升公路运营监控能力。加快推进路网应急处置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搜集-汇总筛选-及时发布-应急处置-应急保障-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升应急处置和保障能力。
5.路政管理和治理超限超载。加强公路路政管理,及时发现、查处各种侵害路产路权的违法行为,加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力度,有效保障路桥安全;加强公路执法人员教育培训,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
6.高速公路服务区。进一步强化服务区窗口意识,全面推行《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分类标准(试行)》,加大整治力度,及时维修改造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达到设施优良、管理优化、服务优质、环境优美、安全运营,展现黄河入海口独特的人文特色。7.通行费征收管理。坚持依法征费,严格收费标准,继续保持好对各类偷、逃费行为的高压态势,维护良好收费秩序。规范收费站管理,加强站容站貌建设,完善运营监管体系,推行文明优质服务,提高收费效率,方便车辆通行。
8.公路四化管理。扎实推进公路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制定、修订和完善公路各项行业标准、工作标准、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公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建设。加强经营性收费公路行业监管。
(二)路域环境综合整治。
1.通行秩序整顿。全面加强公路交通秩序整顿,高速公路要重点整治大型货车长期占压超车道、占用紧急停车带行驶、客车随意上下乘客、闯岗倒卡冲磅等违法行为,快速处理交通事故,及时疏导交通,避免长时间压车、堵车事件发生。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取缔占路集市贸易、摆摊设点、乱堆乱放、打场晒粮等违法行为,优化和改善公路通行环境。
2.建筑控制区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依法拆除、齐抓共管的原则,加强管理,强化巡查,公路沿线各类建筑从许可到施工,要严格管理,杜绝违法建设,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坚决予以制止和拆除。对公路两侧建筑、穿村路段实施统一整治,全面清理路侧垃圾及污染,并保持常年整洁、无污染,展现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3.非公路标志。严格非公路标志设置管理,合理设置,规范管理,增设展示黄河口人文、旅游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宣传标志。4.可视范围内(公路用地范围外每侧各500米)的各种“脏、乱、差、丑”等问题和生态环境治理。对沿路可视范围内的荒地、河道、沟渠等生态环境进行整治,做到视觉舒适、无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