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物流人才严重不足
物流人才严重不足是阻碍我市物流业向高起点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层面,有相当部分企业领导对物流业的作用认识不足,物流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相对滞后,企业物流专业人才匮乏;公共层面,我市缺乏吸引和留用物流人才的环境。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转身向海”发展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盘锦特色,以物流节点建设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以扶持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为重点,培育完善的物流体系,实现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营造物流发展环境,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石油化工、特色农业、石油装备制造业等物流基地。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1.立足优势,特色发展
重点立足我市石油、大米、河蟹等自然资源优势,依托石油化工产业链、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能力、石油装备及中小型船舶制造、塑料和新型建材产业等优势,按照建设供应链一体化石化产业基地、全国性粮食和水产品物流集散中心、世界级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要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优化物流服务结构,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设施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2.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区域物流一体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我市地处以沈阳、大连和锦州为中心的辽宁三大经济区的交汇处,是三大经济板块的重要节点,既有腹地优势,又是沿海前沿,具有信息、物流、产业连接和旅游集散地等节点优势。加强与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其它城市间的分工协作,有助于放大我市区域交通枢纽、出海通道等优势,尽快融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大格局中。
3.市场导向,快速发展
把发展物流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接续产业,在满足自身物流需求的基础上,必须放眼更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物流服务需求为依托,建设立足盘锦、服务辽宁、辐射东北的功能完善的物流体系,满足我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4.开放带动,借力发展
按照“以资源引投资、以投资促发展”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内外合作交流,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吸引国内外物流及相关企业入驻,借此引进物流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推动我市物流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发展定位、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发展定位
我市发展物流业,在满足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依托石油化工、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构筑为区域服务的、专业化的特色物流服务体系。
依托产业特色,以石化、农产品、石油装备制造等特色化物流为突破口,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打造国内领先的特色农产品物流中心、东北地区重要的石化物流中心和国内重要的石油装备制造物流中心;
抓住盘锦新港以及疏港铁路建设契机,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物流节点,成为辽西北及蒙东等腹地地区出海口;
物流业与其他产业互动发展,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接续产业。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建设三大支撑平台,即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运营服务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
建成“三园九中心”等一批物流基础设施,即太平综合物流园区、城西综合物流园区、辽滨临港综合物流园区以及太平石化物流中心、胡家河蟹物流中心、石油装备制造物流中心、高升农产品物流中心、临港粮食物流中心、临港石化物流中心、临港保税物流中心、古城子粮食物流中心和东郭镇纸业物流中心。未来“三园九中心”的能力与规模将占我市总体物流基础设施能力规模的90%以上。
近期目标(2009-2012年)
初步形成城市物流节点网络体系。成立各物流园区(中心)管理委员会,推进太平综合物流园区、城西综合物流园区、太平石化物流中心、胡家河蟹物流中心、石油装备制造物流中心、高升农产品物流中心、临港粮食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部分设施升级改造。太平综合物流园区重点承接油田采购物资物流转移,建成油田物资采购物流示范基地;城西综合物流园、太平石化物流中心、胡家河蟹物流中心、石油装备制造物流中心、高升农产品物流中心、临港粮食物流中心分别集聚和整合我市第三方物流企业、石油化工物流、水产品物流、石油装备制造物流、农产品物流及粮食物流。
完成物流信息平台基本架构建设,基本实现各行业管理部门信息系统、城市间物流公共信息、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等的交换和共享。
基本实现石油化工产业链物流的一体化运作,确立我市在特色化工物流领域的领先地位。基本实现粮食产业链物流的一体化运作,建成盘锦大米物流信息交易平台,树立我市区域性粮食物流的品牌形象。
培养一批、引进一批、扶持一批、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重点扶持物流管理和运作经验丰富的品牌物流企业,加快企业间物流资源整合。
企业物流外包比例显著增加,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6.1亿元,占GDP比重由目前的1.38%上升到3%,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15%,社会货运总量达到10900万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低超过1.0%。
中期目标(2013-2015年)
推进辽滨临港综合物流园区、临港石化物流中心、临港保税物流中心、古城子粮食物流中心和东郭镇纸业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物流通道的规划建设,区域性石油化工产业物流服务体系和粮食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临港石化物流中心得到全面发展,辽滨临港物流园区成为省内石化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临港保税物流中心、古城子粮食物流中心和东郭镇纸业物流中心建设启动。物流节点和物流通道联动能力得到加强。
太平综合物流园区、城西综合物流园区、太平石化物流中心、胡家河蟹物流中心、石油装备制造物流中心、高升农产品物流中心、临港粮食物流中心等物流设施的功能进一步完善,聚集效用得到体现,需求预测、电子商务、信息处理和服务、物流系统咨询和设计、物流教育和培训等供应链管理功能逐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