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盘锦市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盘锦市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盘政发〔2010〕2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盘锦市物流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盘锦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一月十四日

盘锦市物流业发展规划
(2009-2020年)

  盘锦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也是著名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优质大米出口基地。“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已建成“主导产业+接续产业”的经济格局。在东北亚地区合作日趋紧密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背景下,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盘锦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沈阳经济区和东北三省内陆地区出海通道的前沿、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具备发展物流业的良好机遇和广阔空间。

  物流业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市“经济转型”、“转身向海”战略中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编制符合我市市情、富有我市特色、具有大视野、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物流业发展规划,对我市发展物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盘锦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结合我市物流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与基础条件

  (一)规划背景

  1.现代物流业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全球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布局调整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物流业的地位日益显著,现代物流业正成为拉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现代物流被认为是继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重要的“第三利润源”,发达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现代物流服务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增强城市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资本,提高大型企业经济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业在国际国内的崛起与发展,是我市发展物流业最直接的宏观环境。

  2.物流业列入国家十大振兴规划

  2009年初,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提出了发展经济的十大振兴规划,物流业位列其中。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照经济区划和物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物流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和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物流领域的合作,引导物流资源的跨区域整合,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格局。我市应积极融入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物流区域,利用建设东北地区和关内地区物流通道的契机,根据本地的产业特点、发展水平、设施状况、市场需求、功能定位等,完善城市物流设施,加强物流园区规划布局,优化城市交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提高我市的物流服务水平。结合《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物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重点加强石油及相关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石油产品物流体系。同时,加快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及农产品冷链物流。

  3.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

  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已纳入国家战略。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六大主要城市之一、大连-营口-盘锦主轴的末端、渤海翼(盘锦-锦州-葫芦岛)的起点,《规划》明确指出我市要加快打造以船舶制造、石油化工为主导、港区一体化的沿海产业基地,重点打造世界级石油装备制造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为我市发挥沿海城市区位优势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产业优势,依托重要交通通道和运输网络,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提供了良好契机。

  4.盘锦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全面启动

  近年来,受辽河油田油气产量递减影响,我市资源型城市固有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艰巨。2007年6月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决定将我市列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主要建设盘锦等4个循环经济重点城市,为我市培育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塑料与新型建材、绿色有机食品、现代服务业等接续产业,有效解决资源性、体制性、结构性和社会性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二)基础条件

  1.区位交通

  我市地处以沈阳、大连和锦州为中心的辽宁三大经济区交汇处,是三大经济板块的重要节点,既有腹地优势,又是沿海前沿。市区距东北中心城市沈阳155公里,距锦州港102公里、营口鲅鱼圈港146公里、大连港302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近几年我市交通状况迅速改善,路网结构、公路等级、铁路运力明显提高。公路方面,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216公里,公路网密度79.00公里/百平方公里,已形成以京沈、盘海营高速公路和庄林线、沈盘线、大盘线、大锦线、库二线等国省干道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专用公路为支线的全市城乡公路网络。铁路方面,沟海铁路和盘营客运高速铁路贯穿全境,连接盘锦港的疏港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沈阳西部工业走廊铁路也定在我市接轨。水路方面,境内有海岸线118公里,沿海、沿河有人工码头、自然码头54处,规划建设的盘锦新港吞吐能力将达到1亿吨。航空方面,我市分别距锦州机场100公里、沈阳机场160公里、大连机场300公里、北京国际机场600公里。日益完善且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为我市发展物流业奠定了良好的建设基础。

  2.产业依托

  我市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转身向海”战略,稳固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在稳定油气采掘业的同时,以辽河油田、辽河石化、华锦集团、北沥集团等大企业为重点,在盘锦船舶工业基地以及305国道形成的“T”型空间上形成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塑料与新型建材、绿色有机食品、现代服务业五大接续产业及其他新兴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