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金融机构法定贷款程序履行审查职责;
(二)发放贷款;
(三)贷后检查;
(四)按时清收或追索贷款本金;
(五)发布贷款风险预警信息;
(六)建立健全小额担保贷款信贷档案。
第八条 街道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机构的职责:
(一)对贷款申请人是否符合本细则规定的条件进行核实和初审,并出具审核意见;
(二)指导帮助贷款使用人做好生产经营;
(三)协助相关单位催收贷款(包括送达催收通知、上门清收等);
(四)创建信用社区(乡镇),为辖区人员创业创造优良的信誉环境。
第九条 建立小额担保贷款特别会商机制。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召集市财政部门、担保机构、经办金融机构就以下问题进行特别会商:
(一)贷款申请人经营项目投资效益与风险评估;
(二)贷款额度;
(三)小额担保贷款呆、坏帐的确认与核销办法;
(四)风险预警后的调控措施。
特别会商可根据会商的具体内容,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进行。
第三章 贷款对象、条件及贷款用途
第十条 下列对象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一)登记失业人员;
(二)就业困难人员;
(三)退役军人;
(四)高校毕业生;
(五)农村劳动者。
第十一条 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二)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一定的自有资本金;
(三)从事的经营项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四)经过创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
(五)信用良好,具备还贷能力,能够提供符合本细则规定的反担保人一对一担保,反担保人愿意承担和履行反担保责任义务;
(六)尚未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
第十二条 小额担保贷款用途。只能用于上述符合贷款条件的各类创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就业,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章 贷款程序、额度、期限
第十三条 小额担保贷款按以下程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