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型产业。一是按照拉长产业链的发展思路,以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积极发展煤矸石发电、煤灰粉砌块、尾矿贫矿资源回收采选、沼气利用、果渣饲料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积极催生一批循环经济重点企业和示范项目。二是强力推行清洁生产,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对老污染源的治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确保实现主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三是按照工业生态经济理念,构建区域内循环型的资源流、能源流、信息流和技术流高效耦合的运行体系,促使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努力实现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减量化,资源利用效率增量化。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七)集中力量,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完善激励机制和奖励政策,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资金优先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产品开发。每季度召开一次以经济金融合作为主体的金融产品推介会,努力实现银企共赢发展。
责任单位:市人行、银监分局、各金融机构、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商务局、中小企业服务局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八)加强工业运行监控,加大工业发展协调服务力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围绕煤、电、运、资金等重要生产要素,帮助企业搞好运营,年终对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及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三、关于抓好“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由市农业局牵头,会同市财政局、水利局、林业局、交通局、卫生局、民政局、劳动保障局、扶贫办、农机局、科技局、粮食局、供销社、农信办、烟草局、地震局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落实。具体措施是:
(一)抓紧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
由市农业局牵头,会同市财政局、林业局、农机局、农信办、供销社、扶贫办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1.认真做好组织规划工作。一是建立组织,制定规划。一季度组织专题调研,并建立领导机构,3月底前拿出新农村建设规划,上半年出台实施意见。二是抓点带面,稳步推进。上半年在全市选择10个基础较好的村作为试点,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广泛深入地宣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意义、目的、方法、步骤,使广大农民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来。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林业局、扶贫办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2.积极落实惠农政策。一是加大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力度,在5月底前将省下达资金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二是继续在灵宝、渑池推行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制度,年底前将430万元补贴资金发放到有关农户手中;三是积极落实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四是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中低产田改造、基本农田保护和农田水利建设等,提高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补助标准,逐步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