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目 | 内 容 | 分值 | 评分标准 | 评分办法 | 自评得分 | 考核得分 |
1.责任体系建设(10分) | (1)建立街道办事处一把手负总责制度。 | 4 | 未落实扣2分 | 听取汇报查阅记录随机抽查现场检查意见反馈综合评定 | | |
(2)建立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责任制度。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3)居民社区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4)街道企业施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5)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2.管理体系与建设(14分) | (6)街道办事处设有安监站(或安全办公室),明确专职站长(或主任),配有专职工作人员,有固定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且能满足工作需要。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7)居民社区明确一名兼职安全人员。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8)街道所属高危企业要设立专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街道所属其它企业要设立负责安全生产的机构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9)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通报情况,分析形势,部署工作。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10)对辖区内存在安全生产问题,及时研究,有决议、有督查、有落实。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 (11)建立健全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制度、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制度、有关工作人员目标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制度、事故隐患整改制度、事故应急救援与报告制度、安全生产总结制度、奖惩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值班制度。 | 2 | 未落实扣2分 | 听取汇报查阅记录随机抽查现场检查意见反馈综合评定 | | |
(12)建立完善台账: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台账、安全生产专兼职人员管理台账、教育培训台账、特种作业人员台账、事故隐患台账、重大危险源台账、安全检查台账、安全事故台账。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3.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2分) | (13)制定街道应急救援预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规范事故报告程序。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14)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15)绘制本辖区内街道企业及重大危险源分布图。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16)制定系统的应急救援网络图。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17)制定应急救援与报告制度。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18)街道所属高危企业必须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且定期演练。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4.宣传教育体系建设(8分) | (19)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制度。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20)明确一名负责安全生产宣传的人员。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21)居民社区要设有安全生产宣传栏,悬挂“安全公约”。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22)街道办事处有安全生产宣传资料。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5.安全社区创建机构与职责(9分) | (23)有安全社区创建推(促)进委员会(包括社区相关部门、行政村和单位),并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 2 | 未落实扣2分 | 听取汇报查阅记录随机抽查现场检查意见反馈综合评定 | | |
(24)有安全社区创建执行机构,结合实际,设立工作组和项目组,成员包括政府分管人员、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安全卫生技术人员、志愿者及社区居民,具体负责执行、实施安全促进工作。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25)制定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各工作组、各项目组工作职责,单位和个人都要清楚自身在安全社区创建中的职责。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26)建立健全符合本街道特点、满足管理要求的安全管理制度,如议事协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危险源辩认及排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宣传教育制度、事故与伤害监测制度等。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27)制定2年以上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各工作组和项目组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并有阶段性总结。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28)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保证安全社区建设顺利进行(以帐本为依据)。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6.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 (4分) | (29)邀请专家交流指导,积极组织和参与安全社区培训教育交流活动。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30)定期召开安全社区建设协商议事会议,每年不少于4次,采取多种形式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意见登记和反馈记录。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31)各项目组有能够承担安全促进工作的志愿者或其他群众组织,确保有活动,有效果。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 (32)居民广泛参与安全促进活动,社区内事故与伤害预防项目的涉及人群参与度不应少于50%,相关人群参与度小于30%视为不合格。 | 1 | 未落实扣1分 | 听取汇报查阅记录随机抽查现场检查意见反馈综合评定 | | |
7.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 (4分) | (33)有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工作制度,有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统计、分析记录,并形成报告,如高风险环境、高危人群和脆弱群体等。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34)建立事故与伤害监测机制,依托卫生院安、监站等部门建立事故与伤害监测中心,详细记录事故与伤害发生的原因、后果及分布,每季度统计汇总一次并形成书面报告,以年度为单位向安全社区创建推进委员会提交报告,事故与伤害要达到逐年下降。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35)应建立街道所属企业危险作业和特种作业设备登记台帐,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8.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4分) | (36)制定明确的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和控制目标,目标应能够体现持续改进的要求。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37)制定覆盖不同人群、设施和环境的安全项目促进计划,并确保持续执行。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38)设立安全项目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实际策划与开展,有要特色、有亮点。能够体现和改进预防的重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的漏洞等方面),并能够持续推进。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9.安全促进项目 (3分) | (39)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社会治安、交通安全四类中必须有安全促进项目,再结合实际,在其它八大类中选取安全项目,并必须针对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开展安全促进项目。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 (40)每一项安全促进项目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方案应体现持续改进,体现全员参与,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 1 | 未落实扣1分 | 听取汇报查阅记录随机抽查现场检查意见反馈综合评定 | | |
(41)制定社区内各类高风险环境、高危人群和脆弱群体的安全服务和伤害干预措施,要全面细致。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10.宣传教育培训 (8分) | (42)有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并达到预期效果。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43)有固定的安全宣传栏、橱窗、安全提示牌等。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44)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对群众进行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安全教育,采用课堂培训、文体、互动、演练、知识竞赛、发放宣传品等形式。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45)开展或监督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符合国家要求。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11.应急预案和响应(8分) | (46)针对社区潜在的事故与突发事件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47)事故与突发事件预防机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到位。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48)村级配备符合国家要求的应急设施和器材并保持完好,乡镇建立训练有素的专职或兼职应急队伍,能够保证快速、有效的进行应急响应。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 (49)组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应急培训与演练,每年不低于2次,必须有演练计划、实施方案、总结和效果分析。 | 2 | 未落实扣2分 | 听取汇报查阅记录随机抽查现场检查意见反馈综合评定 | | |
12.监测与监督 (5分) | (50)事故与伤害监测数据能够真实反映本辖区伤害状况,各类事故与伤害信息能够传递到群众手中,接受群众监督。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51)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专项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检查计划,做到有记录、有图片。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52)严格执行安全检查计划,全面、综合性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4次。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53)监督或检查范围覆盖街道企业的关键岗位、要害部位。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54)建立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齐全完好并运转正常。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13.事故与伤害记录(2分) | (55)建立事故与伤害记录及记录管理制度,由职能部门扎实做好生产、交通、消防、社会治安、家居等方面的事故与伤害记录。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56)事故与伤害记录完整,具有可追溯性和可见证性,便于查阅。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14.安全社区创建档案(2分) | (57)建立组织机构、目标、计划、管理部门及关键岗位职责、社区“两高一脆弱”(高风险人员、高风险环境、脆弱群体)信息、安全促进项目方案、创建活动记录、安全管理制度等档案,档案要完整、管理规范、易于查询。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 (58)安全社区档案能够反映安全社区创建过程、社区安全管理、安全促进过程和风险控制等情况。 | 1 | 未落实扣1分 | 听取汇报查阅记录随机抽查现场检查意见反馈综合评定 | | |
15.预防与纠正措施(4分) | (59)对各类安全检查发现的危险因素,采取了整改措施并对整改结果有验证。 | 2 | 未落实扣2分 | | |
(60)认真分析事故与伤害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61)针对已发现问题,在纠正的同时举一反三,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16.评审与持续改进(3分) | (62)组织社区安全绩效评审,反映安全促进效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整体评审每年不少于一次。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63)持续开展安全促进工作,有持续改进的计划和目标。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64)居民对社区安全满意度大于80%,小于60%为不合格。 | 1 | 未落实扣1分 | | |
总 分 | | 10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