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滨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等奖
|
培养口腔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平台的建设
| 周学东 石 冰 陈谦明 赵志河 于海洋 李继遥
叶 玲 郑 谦 李晓箐 王 虎 陈 宇 肖丽英
万乾炳 赖文莉 王 杭 杨尚春 柳 茜 唐 洁
谭 静 班 宇
| 四川大学
| 一等奖
|
法医学全国规划教材建设(教材)
| 侯一平 赵子琴 王保捷 廖林川 黄光照 贺浪冲
秦启生 刘协和 丁 梅
| 四川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等奖
|
创建TR团队,提高光电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 蒋亚东 郑宇涛 吴援明 吴绪红 薛巧巧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等奖
|
地质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黄润秋 许 强 李天斌 陈礼仪 巨能攀 王运生
傅荣华 付小敏 韩才义 胥建华 王兴平 蔡国军
| 成都理工大学
| 一等奖
|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体系
| 谭书敏 张春和 郭朝辉 王洪辉 王 敏
| 成都理工大学
| 一等奖
|
改革培养模式、构建立体平台,提高西部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人才
| 钱清泉 陈维荣 吴广宁 周利军 何正友 刘志刚
李群湛 陈小川 张昆仑 许建平 高 波 戴小文
晏寄夫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等奖
|
《工厂供电》系列教材
| 刘介才 霍 平
|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 一等奖
|
划转地方院校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赵金洲 黄健全 王义全 董海英 刘建兴 刘蜀知
陈 馥 胡 泽 廖明光 谭祖雪 赖天华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等奖
|
立足行业和区域建设开放式平台 持续提升工程实践效能
| 董发勤 彭 煜 张 华 尹显明 王基生 晏 斌
刘志勤 宋丹路
| 西南科技大学
| 一等奖
|
“311”质量工程的构建与实践--民族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
| 曾 明 张明善 刘 毅 梁晓军 刘 超
| 西南民族大学
| 一等奖
|
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教育培养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刁永锋 王安平 李 健 赵 正 徐 东
| 西华师范大学
| 一等奖
|
原典阅读与“中华文化”素质课课程改革研究
| 雷汉卿 曹顺庆 粟品孝 黄玉顺 熊 兰
| 四川大学
| 一等奖
|
新时期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李 平 里 赞 王 斌 王晓媛 刘 畅
| 四川大学
| 一等奖
|
以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载体 打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 丁任重 刘方健 刘 灿 李 萍 王朝明 刘 恒
陈志舟
| 西南财经大学
| 一等奖
|
民航飞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创新
| 陈布科 何秋钊 魏林红 李卫东 赵廷渝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一等奖
|
构建新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
| 宁维卫 陈 丽 顾利亚 王顺洪 朱健梅 陈 华 田瑞琪 桂富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等奖
|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优势促进本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李克锋 王协康 张建民 邓 军 许唯临
| 四川大学
| 一等奖
|
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视野下的语文教师教育教材建设(教材)
| 刘永康 马正平 靳 彤 许书明 张 华 陈元辉
余 虹
| 四川师范大学
| 一等奖
|
地方院校大学生科技制作与创新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罗 康 王 强 王进戈 蔡长韬 陈卫泽 柳在鑫
| 西华大学
| 一等奖
|
多路径外语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 石 坚 任 文 李 兵 杨利军 冒 兮
| 四川大学
| 一等奖
|
地方高校学分制下工科基础力学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 胡文绩 古 滨 唐学彬 邱清水 彭俊文 万 鸣
田云德 高红霞
| 西华大学
| 一等奖
|
烹饪类和旅游类专业国际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 卢 一 周世中 杨君强
|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 一等奖
|
泸州医学院临床教学基地“以优化促质量”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曾晓荣 邓存良 李以樟 刘克林 谢晓东 娄 坤
郑立舸 海宇茂 程 涛 刘利舲 赵 琼 陈 勤
何鸿媛
| 泸州医学院
| 一等奖
|
多元化继续教育体系的探索和实践
| 曾 翎 周海涛 张映敏 李文远 赵 蓉 杨忠孝
钟 宇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等奖
|
构建“人网、天网、地网”培训平台,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 钟仕伦 李志全 张 雳 肖 刚 郑立海
|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
| 一等奖
|
国家生物技术基地、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 陈 放 侯太平 吴羽纺 吴 勇 宋 航 魏 炜
赵 琦
| 四川大学
| 一等奖
|
地方高校电气工程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董秀成 杨燕翔 王 军 杨 洪 张彼德
| 西华大学
| 一等奖
|
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程体系建设
| 唐宁九 游洪跃 朱 敏 杨秋辉 栾新成
| 四川大学
| 一等奖
|
依托学科优势,立足特色创新,工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
| 郭 科 周仲礼 范安东 王茂芝 郭发明 陈 聆
龚 灏 胡 灿 曹金文 张 萍 王玉兰 王文娟
梁 莉 魏友华 许必才
| 成都理工大学
| 一等奖
|
构建地方高校服务型监控与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 周介铭 李 培 祁晓玲 严余松 任立刚 杜 伟
杨晓艳 严 虎 张子照
| 四川师范大学
| 一等奖
|
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程训练教学新体系
| 罗 阳 梅筱琴 王 杰 王 玲 干 静
| 四川大学
| 一等奖
|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
| 朱 俊 何 原 饶大庆 胡险峰 黄建群
| 四川大学
| 一等奖
|
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李远富 李 乔 李彤梅 彭雄志 吕和林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等奖
|
构建大学英语多元化立体培养模式,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个性化发展
| 吕长竑 傅勇林 夏伟蓉 欣 羚 易 红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等奖
|
建设教学团队、推动改革创新、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新体系
| 张文鹏 张 丽 伍忠杰 胡杰辉 高 照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等奖
|
通过科研实践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构建
| 李学伟 朱 庆 张 明 赖松家 王继文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等奖
|
长江上游林业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李贤伟 宫渊波 黄从德 李 梅 胡庭兴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等奖
|
加强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 周永红 丁春邦 温安祥 杨瑞武 杨婉身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等奖
|
构建具有农林特色的经济管理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陈文宽 蒋远胜 潘 宏 钟秀玲 符 刚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等奖
|
“一三五”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及在地质工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 李天斌 付小敏 蔡国军 王运生 王兴平
| 成都理工大学
| 一等奖
|
面向社会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
| 王 玲 袁 丁 刘 芳 郭 涛 李晓宁
| 四川师范大学
| 一等奖
|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建立多学科双层次训练体系,促进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
| 杨 春 张 健 袁 丁 李 权 何太平
| 四川师范大学
| 一等奖
|
整合校内外资源 构建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 王俊波 翟 瑞 周凤生 辛 勇 文 红
| 西南科技大学
| 一等奖
|
《信号与系统》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 曾黄麟 傅成华 姚 毅 孙兴波 徐永俊
| 四川理工学院
| 一等奖
|
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多渠道加强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
| 杨胜宽 陈晓春 李朝晖 殷利民 谢春明
| 乐山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实施品牌战略,创建特色专业,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
| 夏明忠 任迎虹 赵益强 张旭东 袁 颖
| 西昌学院
| 一等奖
|
乒乓球教学与训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
| 刘建和 武川洪 岳海鹏 唐小林 李 林
| 成都体育学院
| 一等奖
|
体教结合、亦读亦训、科教支撑 --成都体育学院北京“奥运争光”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 刘 建 易 琳 田 川 龙望春 王祥权
| 成都体育学院
| 一等奖
|
拔尖作曲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敖昌群 易 柯 宋名筑
| 四川音乐学院
| 一等奖
|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 刘国钦 伍维根 钟玉泉 李尚志 彭健伯
| 攀枝花学院
| 一等奖
|
探索多元合作机制,努力建设高职精品教材
| 陈传伟 汪令江 张雪峰 李学锋 季 辉
|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都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示范和辐射能力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吕光军 陈玉华 张蕴启 刘建超 熊 熙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探索--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践
| 李 辉 胡晓元 吴明军 周和荣 杨 魁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宋强刚 陈钰萍 陈国英 邱 兴 唐安奎
| 四川教育学院
| 一等奖
|
多层次大学生数学创新意识与建模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王宝富 张志让 钮 海 徐全智 颜文勇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川赛区组委会,四川大学
| 一等奖
|
省级二等奖(共120项)
|
项目名称
| 获奖人员
| 所属单位
| 奖励
等级
|
信息安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 刘嘉勇 方勇 胡勇 欧晓聪 周安民
| 四川大学
| 二等奖
|
依托科研进行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创建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赵北君 朱世富 王瑞林 孙小松 何知宇
| 四川大学
| 二等奖
|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曹益平 苏显渝 陈文静 张启灿 向立群
| 四川大学
| 二等奖
|
面向21世纪《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 蒋文举 苏仕军 楚英豪 金 燕 尹华强
| 四川大学
| 二等奖
|
国家精品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的建设与推广
| 顾 宜 赵长生 谢邦互 汤嘉陵 王 劲
| 四川大学
| 二等奖
|
细胞生物学“教师、教材、教法”三位一体课程建设与改革
| 邹方东 王喜忠
| 四川大学
| 二等奖
|
医学模拟教学的研究及其在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中的应用
| 万学红 周总光 程南生 夏 天 卿 平
| 四川大学
| 二等奖
|
发挥综合大学多学科优势,文理工医相结合,创建口腔修复工艺学本科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
| 于海洋 周 敏 熊 芳 万乾炳 巢永烈
| 四川大学
| 二等奖
|
《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的研究与实施
| 马 骁 李 虹 李晓松 邓 洪 朱昌蕙
| 四川大学
| 二等奖
|
以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为导向优化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蒋晓莲 李继平 朱 丹 王世平 成翼娟
| 四川大学
| 二等奖
|
医学检验“系科合一”办学实践
| 李 萍 王兰兰 秦 莉 彭志英 刘锦琳
| 四川大学
| 二等奖
|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实现
| 刘东权 洪 玫 尹 皓 王湖南 高 伟
| 四川大学
| 二等奖
|
创建实践教学新平台,探索培养新模式,培育高质量铁路应用型人才
| 蔺安林 张秀峰 高四维 许小林 靳 桅
| 西南交通大学
| 二等奖
|
构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造就轨道交通机械领域急需人才
| 董大伟 许明恒 黄春蓉 宁 静 杨明亮
| 西南交通大学
| 二等奖
|
全面强化能力,培养主动适应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高质量信息技术人才
| 张翠芳 潘 炜 杨 燕 周荣辉 张新有
| 西南交通大学
| 二等奖
|
以数学创新为核心,融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
| 叶建军 袁 俭 杨 宁 秦应兵 王 璐
| 西南交通大学
| 二等奖
|
点、线、面相辅相成,课堂与社会有机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何云庵 苏志宏 张雪永 李学勇 浦仕勋
| 西南交通大学
| 二等奖
|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建设
| 高 凡 邓发云 徐 革 李 黎 陈晓红
| 西南交通大学
| 二等奖
|
注重创新能力,突出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 沈中伟 崔 珩 杨坤丽 杨青娟 陈大乾
| 西南交通大学
| 二等奖
|
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双语教学实践
| 彭启琮 朱学勇 杨 炼 管 庆 蔡竟业
| 电子科技大学
| 二等奖
|
面向持续提高国家精品课程 《电磁场与波》教学质量的全面教学建设与实践
| 潘 锦 杨显清 杨德强 王 园 张 靖
| 电子科技大学
| 二等奖
|
构建三大实验实践平台,探索文科教学新型模式
| 祝小宁 吴满意 邓淑华 胡树祥 罗正祥
| 电子科技大学
| 二等奖
|
工商管理教育跨文化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井润田 席酉民 赵西萍 赵卫东 龚 猗
|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 二等奖
|
加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
| 傅 彦 蒲晓蓉 陈丽蓉 郭文生 罗克露
| 电子科技大学
| 二等奖
|
面向区域发展的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曾 勇 滕 颖 井润田 李仕明 陈 宏
| 电子科技大学
| 二等奖
|
创新能力导向的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汤志伟 高天鹏 王 莉 孟庆果 蔡运娟
| 电子科技大学
| 二等奖
|
弘扬体育精神,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着力高素质人才培养
| 唐照华 罗 力 景志辉 杨全和 黄 毅
| 电子科技大学
| 二等奖
|
构建培养光电信息技术创新人才的高水平实验教学体系
| 严高师 余学才 周建华 漆 强 蒋 泉
| 电子科技大学
| 二等奖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霍中生 姚列明 祖小涛 邓兴成 宁智华
| 电子科技大学
| 二等奖
|
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 侯孟书 陆 庆 王 华 周世杰 陈端兵
| 电子科技大学
| 二等奖
|
打造素质教育特色平台 提升电子信息类学生综合素质
| 王亚非 吕红胤 杨恩华 杨 敏 霍 成
| 电子科技大学
| 二等奖
|
高等财经院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渐进式创新--大信息战略实践推进探索
| 聂富强 匡 松 张宽海 周启海 王 宇
| 西南财经大学
| 二等奖
|
经管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向开理 孙云龙 涂晓青 孙疆明 刘明杰
| 西南财经大学
| 二等奖
|
构建I-BEST自主学习平台 创新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 卿 涛 杨 丹 任迎伟 徐险峰 罗 键
| 西南财经大学
| 二等奖
|
金融经济应用型统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史代敏 庞 皓 黎 实 董 春 马 丹
| 西南财经大学
| 二等奖
|
高等财经院校“一体两翼”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 邓 海 李新涛 周可欣 张雪莲 黄家辉
| 西南财经大学
| 二等奖
|
高等财经院校法学教育特色的新探索
| 高晋康 杨春禧 黄 珣 樊俊飞 喻 敏
| 西南财经大学
| 二等奖
|
借职业教育之精、铸专业教育之实,培养一流国际化会计人才
| 吕先锫 陈苑红 何 丹 步丹璐 Tina
| 西南财经大学
| 二等奖
|
精财税,通财会,晓投资--财政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 王国清 何家明 程 谦 冯俏彬 周克清
| 西南财经大学
| 二等奖
|
素质为基、能力为本,构建会计学专业三维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 彭韶兵 吕先锫 孙静华 张力上 谢 红
| 西南财经大学
| 二等奖
|
国际视野下全程式经管类博士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卓 志 殷孟波 姜玉梅 罗 刚 任迎伟
| 西南财经大学
| 二等奖
|
植物保护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黄 云 李 庆 龚国淑 聂坤伦 杨群芳
| 四川农业大学
| 二等奖
|
开发教学管理综合平台,构建立体化教学管理体系
| 李廷轩 范海鹰 蒋 谦 叶素梅 刘 涛
| 四川农业大学
| 二等奖
|
动物传染病学教学改革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 文心田 曹三杰 程安春 黄 勇 黄小波
| 四川农业大学
| 二等奖
|
职业教育林业专业教师 教学能力培训与实践研究
| 王 刚 李晓东 沈金亮 崔恒敏 李晓惠
| 四川农业大学
| 二等奖
|
动物类实验教学"三个模块、三个结合" 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陈代文 朱碧泉 贾 刚 曹三杰 李卫平
| 四川农业大学
| 二等奖
|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廖明光 陆廷清 桑 琴 唐洪明 董兆雄
| 西南石油大学
| 二等奖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梁 政 杨启明 侯勇俊 张晓东 艾志久
| 西南石油大学
| 二等奖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
| 李小明 谢祥俊 刘建兴
| 西南石油大学
| 二等奖
|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谭祖雪 杨博文 李学林 周炎炎 夏延芳
| 西南石油大学
| 二等奖
|
适应石油工业发展需求,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 黄志宇 叶仲斌 严思明 陈 馥 刘蜀知
| 西南石油大学
| 二等奖
|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 蒲和平 刘 彬 张爱平 陈继明 曹 静
| 西南石油大学
| 二等奖
|
坚持内涵发展、走特色办学之路-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
| 张哨楠 李国蓉 李仲东 宋荣彩 沈忠民
| 成都理工大学
| 二等奖
|
抓住机遇,以点及面 建设计算机基础系列精品课程
| 孙淑霞 肖阳春 丁照宇 李思明 刘焕君
| 成都理工大学
| 二等奖
|
“及时发现、预防干预、有效扶助”大学生学习问题解决方案研究与实践
| 曹俊兴 程孝良 孙爱珍 赵 亮 黄 美
| 成都理工大学
| 二等奖
|
以国家项目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硕士课程体系改革暨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曹万生 唐小林 段从学 刘永丽 白 浩
| 四川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数学教师教育类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
| 张 红 蒲志林 翁凯庆 李昌勇 宁 锐
| 四川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坚持“三维一体”,提高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与实践
| 巴登尼玛 吴定初 顾美玲 刘世民 朱晟利
| 四川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基于实践教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 朱 华 陈乾康 董 杰 罗晓彬 杨小乐
| 四川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地方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王秀华 蒋明礼 何明星 彭 宏 周立章
| 西华大学
| 二等奖
|
新世纪地方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
| 戴跃洪 朱维兵 蔡长韬 周利平 黄惟公
| 西华大学
| 二等奖
|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 孙仁云 曾传华 骆 勇 程 波 赵 玲
| 西华大学
| 二等奖
|
大学英语“学-教-管”教学新模式理论与实践
| 尹德谟 郝志平 张世英 邱世风 何建平
| 西华大学
| 二等奖
|
民族高校教师队伍年轻化背景下青年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 赵心愚 伍永章 刘诚芳 钟 熠 王 刚
| 西南民族大学
| 二等奖
|
地方高校材料学科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 卢忠远 霍冀川 廖其龙 戴亚堂 李玉香
| 西南科技大学
| 二等奖
|
国防科技资源共享,提升研究生创新教育水平
| 罗学刚 刘 彤 谌永祥 胡 茂 支 明
| 西南科技大学
| 二等奖
|
自动化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吴 斌 马建国 毕效辉 武 丽 聂诗良
| 西南科技大学
| 二等奖
|
《实变函数论》分层递进策略与教改探索
| 魏 勇 何中全 邓 鹏 何童丽 王庆平
| 西华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运动选材学本科理论教学实践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 冯 海 张 翔 张 驰 沈时明 林惠英
| 西华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中国分体文学史(教材)
| 赵义山 李修生
| 西华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高师物理学专业基于“分型教育” 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彭建设 罗志全 徐平川 任维义 刘汉奎
| 西华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软件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李明东 王朝斌 张 鹰 赖晓风 贺春林
| 西华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基于一级学科平台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及实践
| 蒋晓慧 李将渊 鲍正荣 陈中兰 胡海斌
| 西华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探索生物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 罗惠波 吴士业 左 勇 吴华昌 黄治国
| 四川理工学院
| 二等奖
|
大学物理多元教学模式培养多元智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向裕民 周志坚 向必纯 赵德奎
| 四川理工学院
| 二等奖
|
西部地方工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 龚 敏 曾黄麟 游建军 孙 山 张 利
| 四川理工学院
| 二等奖
|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教材)
| 张家礼 张 琦 陈仁旭 江 泳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
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余曙光 梁繁荣 刘旭光 成词松 金荣疆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
中医望诊彩色图谱研究与实践
| 张家锡 赵 莺 陆幸吉 李天淑 杨 明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
“纵横结合,德智交融”教育管理模式-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马晓蓉 张 虹 蒋建华 周海燕 叶 军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
电子技术课程群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王天宝 杨明欣 王建波 高胜东 巨军让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探索螺旋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实用型软件工程师
| 李 超 卢 军 陈高云 王 鹏 安俊秀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一般工科院校信号处理课程群改革与实践
| 谢明元 姚振东 杨 玲 彭 静 王海江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构建一般本科院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杨家仕 敬枫蓉 程卫东 杨明欣 李 飞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地方医学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研究与实践
| 曾晓荣 刘利舲 郑立舸 刘克林 邓存良
| 泸州医学院
| 二等奖
|
医学院校“网络化·多载体·多维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陈 勤 郑立舸 曾凡才 刘利舲 曾 昕
| 泸州医学院
| 二等奖
|
西部一般医学院校构建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
| 康 健 李成军 冉茂成 李春平 朱彦雨
| 川北医学院
| 二等奖
|
师范英语专业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成效及引领作用
| 孔令翠 邓道宣 汤红娟 代礼胜 罗明礼
| 乐山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沟通现实与虚拟世界,培养五种实践能力的教师教育模式
| 谭辉旭 邓 达 邹 敏 徐文基 谢艺泉
| 乐山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 谢相勋 徐 涛 李同果 杜理才 张 科
| 乐山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校地合作、创建高校体育科、教、训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 汪海涛 谭伟平 王 斌 徐 武 杨忠建
| 内江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师范院校外国文学参与性教学研究与实践
| 王 彤 翁礼明 林广泽 张建华 吴 童
| 内江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新建本科院校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任迎虹 黄志秋 何学谦 任永波
| 西昌学院
| 二等奖
|
应用型本科院校“5-4-3”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 王志民 肖必恒 黄 亮 任跃斌
| 西昌学院
| 二等奖
|
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苏智先 杜 漪 彭 军 黄永忠 杨祖恩
| 绵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建设“一标三制”多维资源网工程、创新西部高师文科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机制
| 徐 鹏 资建民 冯学全 陈 群 朱学召
| 绵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动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刘遂海 郭道荣 孙 哲 邓 杉 刘吕高
| 成都学院
| 二等奖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雷 兵 葛一楠 李 萍 代显华 彭长宇
| 成都学院
| 二等奖
|
飞行技术专业航空电子学课程建设
| 何晓薇 彭卫东 向淑兰 朱新宇 王有隆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二等奖
|
现代民航飞机发动机航线维护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 唐庆如 敖良忠 夏存江 谭 燕 李世林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二等奖
|
符合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空中交通管理系列课程全英文教学建设与创新实践
| 潘卫军 杨昌其 罗 军 孔建国 刘德军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二等奖
|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高素质机务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付尧明 唐庆如 李世林 尚永峰 左渝钰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二等奖
|
体新结合、能力至上--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 郝 勤 陈 伟 黎 莎 郭 晴 顾春先
| 成都体育学院
| 二等奖
|
网球奥运科技攻关促进教学训练水平提高的实践与探索
| 刘 青 唐小林 陈 正 李伟国 杨成波
| 成都体育学院
| 二等奖
|
务实创新,铸就辉煌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