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护理记录的表格化。记录形式实行表格化,并根据专科特点细化具体项目,力求客观、简明、易懂、节时。如有特殊专科不适合采用表格的记录形式,可延用文字描述,或用表格、文字描述相结合的形式。
五是简化护理管理文书。护士长管理文书包括:计划与总结(年/月)、排班记录、护理质控记录、护理查房记录、业务学习记录、绩效考核记录。
二、简化记录遵守的原则
护理记录的简化需遵守以下原则:
一是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临床护理实践中,患者个体情况和病情的差异千变万化,判断何时书写护理记录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可机械理解为“只有当医生下达病危、病重的医嘱之时”。
二是医、护记录做到互补、统一。护理记录应当准确、客观、专业,突出生命体征、出入量、体位、管道护理、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等指标或客观描述,应与医生的记录互为补充、保持一致。
三是科学合理设计表格。设计表格式护理文件要科学、简明、易懂,表格本身不可能穷尽原来一般护理记录的所有文字内容,因此设计表格栏目时要突出重点内容,避免繁复,并留有一定的余地,允许医院根据临床科室实际,自行补充完善。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护理记录是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一种工作形式,不是护理工作的落脚点。作为护理管理工作者,要从诊疗全局的高度、患者的角度和护理管理的宏观层面去重新认识、定位护理文件书写的目的和作用。在医疗护理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管理手段的改变。护理管理工作者要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管理工作思路、基本方法和管理手段,实施“现场管理式”的质控模式,避免管理形式化,要有相应的计划、措施和检查,要与目标责任考核相挂钩,有效指导护士以患者需求为导向,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二是密切护患沟通。患者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手术等诊疗措施,更需要护士的人文关怀。加强护患沟通是推进整体护理、提高服务水平、减少医疗事故争议的有效措施。护患沟通的形式要因人制宜,讲究实效。
三是加强医护协作。倡导“医护协作无缝隙”的理念,一方面,护士要加强病情的动态观察,掌握患者的心理、家庭、社会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另一方面,加强新理论、新技术的学习,掌握专科护理技能、抢救技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医护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