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由于各种灾害在我省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造成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各地、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以上标准,在充分评估基础上适时启动相应级别的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
  8.1.5 多种灾害预警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达到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各自预警级别分别预警。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均未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一定影响时,视情进行预警。
  8.2 名词术语
  台风(热带风暴)是指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系统,其带来的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常引发洪涝、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暴雨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50毫米或以上,或12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30毫米或以上的降水,会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暴雪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10毫米或以上,或12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6毫米或以上的固态降水,会对农林业、交通、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寒潮是指强冷空气的突发性侵袭活动,其带来的大风、降温等天气现象会对农(林)业、交通、人体健康、能源供应等造成危害。
  大风是指平均风力大于6级、阵风风力大于7级的风,会对农业、交通、水上作业、建筑设施、施工作业等造成危害。
  低温是指气温较常年异常偏低的天气现象,会对农(林)业、能源供应、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现象,会对农(林)业、电力、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天气现象,会对农(林)业、水利以及人畜饮水等造成危害。
  雷电是指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会对人身安全、建筑、电力和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冰雹是指由冰晶组成的固态降水,会对农(林)业、人身安全、室外设施等造成危害。
  霜冻是指地面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或以下导致植物损伤的灾害。
  冰冻是指雨、雪、雾在物体上冻结成冰的天气现象,会对农(林)业、交通和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大雾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水滴或冰晶使能见度显著降低的天气现象,会对交通、电力、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连阴雨(雪)是指阴雨(雪)天气连续5天以上并将持续,对农业将产生影响,可能出现烂麦场、作物病害等。
  龙卷风是指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7级以上,对建筑物、地面设施、树木以及人生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使能见度显著降低的天气现象,会对交通、环境、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扬沙是指由于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而造成的能见度明显下降,出现天空混浊的天气现象,会对农业、交通、环境、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8.3 防范应对气象灾害各主要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附表1-17)

  附表1 
  台风灾害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

气象预警等级

Ⅳ级、Ⅲ级

Ⅱ级

Ⅰ级

台风蓝色、黄色预警

台风橙色预警

台风红色预警

气象部门

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台风蓝色、黄色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

及时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适时增加预报发布频次

及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跟踪发布台风动态,增加预报发布频次

防汛

部门

通知各水库、河道、涵闸、泵站等管理单位做好防御台风暴雨准备

组织对各水库、河道、泵站、排水设施等的安全巡查,发现险情及时排除

根据险情,动员相应的社会力量,加强抗台风暴雨抢险队伍,及时排除因台风暴雨造成的险情

公安部门

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保护

组织警力,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限制高速公路车流车速,及时处置因台风暴雨引发的交通事故

负责灾害事件发生地的治安救助工作;必要时封闭高速公路、实行交通管制

教育部门

提示学校、幼儿园做好防台准备、暂停室外教学活动

督察学校、幼儿园做好防台应急准备、停止室外教学活动,保护已经抵达学校学生、幼儿园儿童的安全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

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台风等级,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程做好防台工作

通知有关单位和业主对设置的露天广告牌、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采取加固措施

安排专人对露天广告牌、搭建物及公共服务设施、树木的安全性进行排查,并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拆除有安全隐患的设施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倒的露天广告牌、搭建物等;督促施工单位停止作业,安排人员到安全场所避风

农林、海洋渔业部门

提醒果农、菜农和水产养殖业主、林场等做好防台风准备

指导果农、菜农和水产养殖户、林场等采取一定的防台风措施

农业、水产业、畜牧业、林业等应采取防台风措施,组织种植业主抢收成熟瓜果和防护低洼地带的作物

民政部门

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准备

负责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卫生部门

采取措施,宣传台风可能对公众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采取措施,做好台风引发的疾病救治工作,抢救受灾伤病员

组织抢救受灾伤病员,做好防疫工作,防止和控制灾区疫情、疾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交通运输、海事、海洋渔业部门

协助公安部门规划应急交通管制线路,规划水上应急交通航线

组织运送救援人员、受灾人员、救援设备、救灾物资等;通知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抢修因台风暴雨灾害损坏的公路交通设施

回港避风的船舶应视情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转移至安全地带;组织、指挥、协调修复受灾中断的公路、桥梁、隧道和内河航道及其他受损重要交通设施

旅游部门

宣传台风可能对游客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督促、协助旅游景点疏散游客

协助做好受灾旅游景点的救灾工作

国土资源部门

通知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

组织人员重点巡查地质灾害危险点,采取防范措施

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开展应急调查,协助当地政府采取应急措施

安监部门

通知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做好防台风暴雨的安全工作

督促高危行业、企业落实防台风暴雨工作

参与、协调台风暴雨引发的灾害事故抢险、救灾工作

海洋渔业部门

密切关注管辖海域风暴潮和海浪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民航部门

发送预警信息至所有机场、进港航班

封闭机场,妥善安置滞留旅客

乡镇、街道

办事处

通知居住在低洼地带、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人员注意防台风,并组织排查安全隐患

撤离辖区范围山边、河边窝棚内临时居住人员;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危坡、危墙、危房的监测

对居住在确有安全隐患的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的人员,尤其是临近山坡的临时建筑物中的人员进行撤离并安置

部队和

武警

 

进入紧急抢险救灾状态,对灾害现场实施救援

新闻媒体

运用多种形式,及时传播气象台站发布的台风预警信息,提示社会公众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台风灾害防护

社会公众

注意收听、收看媒体发布的台风信息,及时了解台风动态;不到台风途经地区游玩或到海滩游泳

调整出行计划,尽量减少外出,关闭门窗;不在广告牌、架空电线电缆、树木下躲避,以免受伤

尽量不到户外活动,户外人员应寻找安全地带躲避,并注意防止雷电袭击;危险建筑物内的人员应撤离

学校

幼儿园

做好防御台风准备、暂停户外活动

收到停课通知后,保护好在校学生和幼儿园儿童的安全

社区乡村

及时收听有关台风信息,并通知本区住户

关注台风最新动态,检查本区各项防台措施落实情况

组织力量对区内出现的灾情进行救援

建筑工地

及时收听有关台风信息,做好防台工作

停止户外作业

供电

供水

供气

等基础

设施

营运

单位

及时收听、收看台风信息

关注台风最新动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设施受损

迅速组织调集力量,抢修受台风侵袭损毁的设施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