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以信息服务业和集成电路业为重点。信息服务业按“一个核心区、两条产业带、四个产业集聚区”布局:成都高新区孵化园和天府软件园核心区;武侯工业园-锦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青城山软件产业带;锦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梅地亚广场-锦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博瑞传媒产业园数字创意产业带;高新区的金融后台服务聚集区;市中心的网络信息服务聚集区;高新西区的集成电路设计聚集区;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制造业数字化服务聚集区(见图2)(略)。
集成电路产业布局以成都高新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为核心聚集区,逐步将产业链条扩展到温江区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光电科技园、大学科技园区以及成都市各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加强区域内集成电路产业关联度,互动合作,互利共赢,带动全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见图3)(略)。
生物产业依托成都高新区、武侯工业园、南接西南航空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和金牛科技园建设核心产业区;依托温江海峡两岸科技园、彭州市工业集中发展区、都江堰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新都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邛崃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形成扩展产业区。
新能源产业依托双流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光伏产业园及周边县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建立以双流县为新能源产业核心区,新津县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多晶硅材料产业)、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郫县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为配套发展区的整体布局。
(二)国家军民结合型绵阳科技城。
充分发挥国防科研生产基地的优势,推进军工技术向民用技术转化,搞好民用技术为国防军工的服务。以军民融合产业为主导,以绵阳科技城为载体,做大做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军民融合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军民融合新兴产业,培育核技术应用、光电一体化、国防科技等战略产业,应用先进军民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建设“一基地(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两城(中国空气动力城、中国航天航空城)、多园(专业配套产业园区)”,把绵阳科技城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军民结合示范地、创新人才汇聚地、科技成果集散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
(三)德阳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以大型发电设备、重型加工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大型工程机械等为发展重点,依托德阳经济开发区装备产业园、辐射带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工业园、资阳机车产业园、眉山经济开发区、泸州长江机械工业园、自贡板仓工业园等园区,形成重大装备、汽车产业、机车车辆、工程机械、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建设我国重要、国际知名的先进重大装备制造基地(详见《四川省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设规划》)。
(四)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示范区。
以钒钛新材料产业为发展重点,依托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和攀枝花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形成钒钛产业核心区,依托米易县白马工业集中发展区、西昌钒钛产业园形成钒钛产业扩展区,把攀西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最大最强的钒产品、钛原料、钛白生产基地和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成为国家级的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示范区(详见《四川省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建设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