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推行淮安市“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通知


  各地要把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作为促进“安全发展”的一件大事,切实摆上工作议程。要将其作为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计划分四个阶段进行推广。第一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09年11月-12月),对淮安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提升,提高其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已配合国家安监总局和全国总工会完成《大力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形成生产安全共建共享长效机制--来自江苏淮安的调查》的调研报告,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经验。第二阶段:学习试点阶段(2010年1月-2010年4月):根据地区和行业的特点,挑选“监控法”推行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展开。第三阶段:方案制定阶段(2010年5月-6月):各地根据试点情况,分行业、分地区研究制定“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推广方案。第四阶段: 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6月以后):在全省企业全面开展“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推广工作。

  三、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推广工作

  “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基础是我省推行了十几年的“监控法”。至2008年底,全省约有2.3万家规模以上企业推行了“监控法”,约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一半。这些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较好。各地首先要在这类企业中推广“1+3”安全监控体系,并根据企业实际,进一步总结提高,归纳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于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安全隐患比较多的重点行业的中小企业,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中小企业实际、有操作性的实施方案。省政府下达的目标是: 2010年底规模以上企业“1+3”安全监控体系覆盖率达80%以上,重点行业中小企业推广“1+3”安全监控体系的覆盖率每年递增30%,3年内实现全覆盖。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个目标,要以省辖市为单位,把各地“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推广情况纳入安全监管内容,与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省“1+3” 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推进领导小组将研究制定具体的推广实施意见和阶段考核办法,各地要明确推广计划和目标,以市保省,确保三年推广任务的完成。

  四、学习淮安经验的实质,做到“五个结合”

  “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是一个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必须与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相结合,才会有生命力。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推广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要认真学习和宣传国家安监总局和全国总工会的调研报告,领会和把握“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精髓,推广工作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和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结合起来,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意见、推广措施和任务目标。二是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结合起来,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三是和构建安全生产责任网、安全生产监督网、安全生产保障网结合起来,把“1+3”安全监控体系推广作为建设“三张网”的基础工作来抓,保证“三张网”从基层开始就得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落实。四是和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加强班组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明确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开展班组间的安全生产争先创优,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五是和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相结合,督促企业对风险源(点)进行认真辨识、评估,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源(点)控制档案,实行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全面、全程、全方位监控,不留死角和盲区。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