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森林火灾多发乡镇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

  (四)推进森林扑火队伍标准化建设。

  每个乡镇组建1支以上半专业扑火队伍,每支30人以上,配齐扑火器具和装备;每个行政村组建1支以上10-15人应急扑火队,配备必要的扑火器具和装备。加强扑火队伍技能培训,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五)强化森林火灾扑救组织指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完善森林火灾扑救组织指挥体系建设,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指挥高效到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科学指挥、安全扑救;注重火场清理,防止死灰复燃。

  2、发生森林火灾后,乡镇、村应科学有序组织扑救。村主干应在第一时间组织村应急扑火队伍赶赴现场施救;接到火灾报告1小时内,乡镇分管领导和包村干部应赶赴火场组织指挥扑救;明火延烧2小时未扑灭,或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大面积生态公益林区发生森林火灾,乡镇书记、乡镇长应亲赴现场组织指挥扑救,确保年度森林火灾8小时内扑灭率达90%以上。

  3、配合公安机关加大森林火灾案件查处力度,保证年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率不低于80%。

  (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1、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治期间基本完成辖区内主要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将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广辟森林防火经费投入渠道,用好上级下拨的森林防火专项资金。

  2、建立乡镇、村两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立20-30 平方米乡镇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和10-15平方米村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配足乡镇、村两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并规范物资储备库管理。乡镇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不少于100人的装备,村级储备不少于30人的装备。

  3、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大力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建立林带建设与造林工程“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机制,改善防火林带树种结构,积极引导林农营造经济林带和油茶林带,达到林火阻隔体系建设和农民群众致富双赢的目的。加大未郁闭林带和老林带抚育力度,确保林带发挥阻隔林火作用。

  (七)建立森林防火长效新机制。

  1、建立护林防火协会。引导林农群众建立各种联防、联保、联控的民间护林防火协会或组织,形成以群众为主体的护林联防新机制,实现森林防火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2、积极探索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机制。按照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主体的森林防火社会化投入机制,以及森林火灾有偿防控和扑救模式,保证森林防火工作有正常、稳定的资金来源。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