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宣传形式要多种多样。省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征集到的突发事件疏散案例及处置办法制作成图片或音像资料,定期在科技馆、会展中心、青少年宫等场所开设展览基地,并巡回在各市展出播放。展览期间要向中小学师生免费开放,中小学都要组织师生参观学习。各地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使应急疏散知识达到学校重视、师生熟知、社会响应、深入家庭和人心的效果。

  3.集中宣传时间。在每次演练活动前,中小学要结合演练活动主题开展有关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要以每年“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为载体,同时结合中小学新学期开学,集中做好应急疏散演练和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二)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疏散预案。应急疏散预案是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准则。中小学要根据学校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及其发生规律,结合学校所在不同地域情况和中小学生的特点,从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组织体系、职责分工、应急准备、预警手段、紧急疏散、善后处置和信息报告等各个方面,对应急疏散预案进一步修订完善,分工要明确,措施要得当,责任要到位,力求预案内容完整、简洁规范、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尚未编制应急疏散预案的中小学,要抓紧组织力量编制。

  特殊学校要结合学校、师生的特点,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疏散预案,确保特殊学校师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安全顺利疏散。

  为进一步规范预案编制,便于工作开展,省政府应急办会同省教育厅、公安厅、地震局、应急救援总队等单位,制定了《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编制指南》(见附件),供参考使用。各中小学校编制或修订的应急疏散预案要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三)切实搞好应急疏散演练。

  1.要制定专门演练方案。中小学在修订完善应急疏散预案的基础上,在每一次演练前,要制定专门的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细化演练的各个步骤和环节,力求疏散信号清晰、疏散路线明确、处置措施具体、应急保障有力、善后处置得当。

  2.要做好演练培训工作。在演练前,中小学要对全校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培训,明确疏散程序、疏散信号、疏散路线、疏散顺序、疏散场地和时间要求等,使师生掌握撤离、逃生、自救、互救的方式、方法,培养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意识和能力。

  3.要做好演练的组织工作。中小学都要成立专门的应急疏散演练组织机构负责演练工作,分工要明确,责任要到人,认真做好每次应急疏散演练的准备和组织工作,确保演练安全顺利进行。4.要及时对演练活动进行总结。每次演练活动结束后,中小学要及时进行总结,针对演练活动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改进和细化措施,对预案及时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使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