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要培育一支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队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创业的引领者。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财会人员培训,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充分发挥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开展标准化生产、建设小型冷藏库和“农超对接”,推进规范化建设,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服务内容全、带动农户多、规范运作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带领农民创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种养专业户队伍。种养专业户是农民创业的示范者,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较强的经营本领和农技推广应用的能力。要通过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支持帮助种养专业户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种养殖技术水平,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帮助他们变小业为大业,实现更大发展。
四是培育一支返乡农民工创业队伍。农民工是农业创业的主力军,具有思想观念开放、经济思维活跃、专业技能较强的优势。要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就近就业,实现从“转移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向“一人返乡创业、带动一方致富”的转变。
五是培育一支农民创业指导员队伍。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依托厅属职业学院,加强对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的培训,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队伍体系,提高服务指导农民创业能力,为农民创业提供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指导服务。
(二)紧扣“四个领域”,拓展农业创业空间。
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具有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的双重功效。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优势产区集中,重点发展稻谷精深加工、冷鲜猪肉、水禽加工、水产品加工、柑橘及供港蔬菜商品化处理等,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产品档次和质量安全水平;鼓励发展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广适合家庭手工加工的项目,促进农产品就地就近加工增值和产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二是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创业就业潜力,围绕粮食、柑桔、水产、生猪、水禽、茶叶、肉(奶)牛、蔬菜、食用菌、花卉等特色产业布局,大规模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茶园、果园和蔬菜园,发展生态畜牧养殖小区,加快池塘标准化改造,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鼓励各类创业主体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中创新业、建大业。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