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09年教育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五、以两个工程建设为重点,提升市属高校的办学水平

  科学规划市属高等教育,积极引导市属高校走内涵发展道路,推动市属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重点推进广州地区高校依托广州知识城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积极开展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工程”,推进市属高校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上水平。继续推进广州医学院“呼吸疾病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州医学院“神经遗传与离子通道病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的建设。继续加强对市属各迎评高职院校的指导和支持,挖掘潜力,积极应对评估工作。加快落实广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用地,加快广州医学院新校区建设。通过建设国家、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进一步改善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条件,增强其在我市乃至全省、全国高职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继续加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我市社区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继续推动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易地建设工作,争取进入省职教园区。以“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项目为切入点,把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开放(远程)教育基地”。

  六、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以德育创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和宣传亚运、服务亚运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城市归属感。培育学校特色志愿服务队,促进学生自我服务、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以“五四”系列活动、“生活的准则”征文、书信节、成人宣誓等品牌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继续办好“学生频道”网站和《打开心天空》《七彩年华》等品牌栏目,巩固和拓宽德育阵地。加强少先队的“推优入团”工作,强化少先队与共青团的衔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综合治理,整治校园及周边出租屋、饮食、交通及网吧、歌舞厅、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加强学校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校车管理,推进校车GPS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平台和安全信息发布系统。

  (二)以教育科研引领教育教学。

  开展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第五批)课题和市属高校科技、社科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认真编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展首批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建设阶段性检查,组织第二批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申报评审工作。开展教研员专业发展研究,打造凝聚力强、优质高效的教研团队。加强学科教研会和特约教研员的管理,开展建设学科教研基地的试点工作,整合发挥全市特级教师、名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拓展常规教研工作的基本队伍。以“项目、人才、科研平台”为抓手,加强市属高校科研工作。

  (三)以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

  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推进市教育科研网的优化和扩容工作,优化“教育e时代”教育宽带网的应用系统,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加大异构资源的整合力度,启动广州“数字教育城”建设,丰富我市教育信息资源库,强化教育信息资源的高度整合、共建共享、统一调度、合理利用,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实施《广州市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2010-2015年)》,从装备配置、网络接通、资源供给和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下乡步伐。组织实施“师生信息素质提升行为计划”和“缩小‘数字鸿沟’行动计划”,促进我市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应用水平的新提高。

  (四)以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深入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制定和实施《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实施细则。配合做好亚运会的各项工作,开展“健康亚运”学校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完善艺术教育设施,落实艺术教育课程,组织广州市第十一届学校合唱节及迎亚运广州市学生美术、书法、摄影比赛展览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抓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的防控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少年军校和学生军训工作。推进中小学校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绿色学校和青少年科普基地建设工作,加强青少年科普谷网站建设,组织各种科技竞赛和科普活动,承办好“第十一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