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建政策引导机制
组建工业设计顾问团和工业设计专家库,为政府部门制定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方针、规划和政策献计献策。加快建立相对完善的工业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准确反映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动态。注重引导创新要素向工业设计机构集中,鼓励企业加大设计研发投入和专业人才储备。进一步引导工业设计部门从工业企业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设计机构,提升企业的工业设计能力和水平。将工业设计投入作为企业技术中心评定的重要指标和技术创新项目申报标准之一。在新产品申报过程中,将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内部结构设计水平作为新产品评审的条件之一,充分突出设计创新水平在新产品开发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设立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减免税收、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工业设计产品、服务和项目予以扶持。支持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以及工业设计公司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工业设计项目合作。建立特色设计园区,集聚各设计领域的企业,设置特色设计大楼。设立工业设计“和丰奖”,每年选择设计主题,择优评定一批年度最佳设计产品(设计师)、年度最佳设计企业、年度最佳工业设计成果应用示范企业等,并予以表彰奖励。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强工业设计人才的教育培养,发挥宁波高校工业设计学科的品牌优势,引导院校与工业企业、工业设计企业、园区共建人才培训基地,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建立工业设计培训机构,培养有实战能力的专业人才,建立学校培养、基地初训、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校教学和设计实践的有机结合。积极引进一批既具有工程设计基础又具有艺术设计能力的复合型高端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一批富有创意、敢于创新、有较大影响力的工业设计领军人才。各县(市)区至少要引进一个国际设计知名团队。充分利用宁波城市的发展机会和独特的区域优势,大力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打造人才交流平台,完善服务功能和激励保障机制。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大对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严厉打击各种侵犯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的行为。鼓励和支持工业设计产品申请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等版权登记,促进工业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开发和注册。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形成贯穿于工业产品设计创作、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依托宁波和丰创意广场,建设工业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站,形成工业设计企业与相关知识产权业务部门之间的绿色通道,为全市工业设计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的申请、培训、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