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小学校要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通报本学年学校教育工作及寒期工作安排,指导家长从孩子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寒期计划;引导家长对社会上名目繁多的各种特长班、补习班进行分析,防止盲目参加辅导。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按照课程改革精神积极进行假期作业形式改革,留一些符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体现活动性、实践性、趣味性和有针对性的寒假作业。学校要将可以开放的各种活动场所尽可能向学生开放。
(三)各区县教委、校外教育机构、中小学和教研部门要本着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统筹安排好寒假各项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和社区,整合区域内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立足社会和社区,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科技、体育等活动。鼓励学校集体组织、学生自主参与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德育网举办的冬令营等活动。结合本地区实际,有组织地开展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等,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校外活动场所,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科技、文体素质和水平。严禁利用现有场馆及设施组织或变相组织文化课补习。
(四)各区县教委要在寒假前公布本区县受理寒假补课等有关事件的举报电话。各区县教委要对学校的寒假工作进行检查,特别要对辖区内民办机构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各类补习班、培训班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并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及学校违规违纪现象。区县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巡查和督查。
三、做好供热节能工作
在保障留校师生温暖过冬的前提下,应当根据寒假特点,采取适当措施,合并临时使用的办公室、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尽量减少公共区域的供暖面积。同时,在极端低温天气情况下,要加强燃气供暖等基础设施设备的检查,及时排除各项安全隐患,确保平稳运行。要进一步完善应急工作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极端天气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指导师生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要提示师生合理安排假期作息时间,劳逸结合,加强户外运动,强身健体,养成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室内通风。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症状时,要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医,并做好途中防护工作。各中小学校要向学生家长及时发放市教委、市卫生局《致北京市中小学生及家长朋友的一封公开信》。
五、严格禁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