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深入开展以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主题的新一轮综合督政工作。根据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会议关于“东部和经济发达地区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注重高质量、高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实施区域性均衡优质发展为主题的综合督政工作,建立体现区县政府自身努力程度的“三个增长”的督政导向机制。研究制定综合督政的评价标准,并做好市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关于2009年36.9亿元市级转移支付落实到位等相关要求的专项督查工作,避免“挤出效应”情况的发生。同时,要从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出发,促进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远郊地区辐射。积极推进本市各区县加快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为2020年本市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奠定扎实基础。
3.积极开展对“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以下简称“这类民办学校”)的专项督导。根据市教委《关于加强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规范管理若干意见》,市、区联动,推进落实对2009年纳入民办管理的88所学校督导整改工作。同时,对2008年纳入民办管理的66所农民工同住子女学校依法办学、财务成本、师资队伍和安全卫生等进行专项督导。推动各区县政府把这类民办学校纳入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范围,重视公办学校优质资源对这类学校的辐射,进一步提升这类学校依法、规范、自主管理的能力;切实保障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公平权利和条件。
(二)认真实施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教学督导,进一步推动中小学依法自主办学和内涵优质发展
4.进一步推动引领学校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研究制定《关于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引领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性督导评估实施意见》,进一步总结4个区12所市级试点学校中“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经验和案例,以推动若干所区级试点学校的相关工作。共同探索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营造并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重视学生“减负增效”的良好氛围。
5.开展以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为核心的新一轮课程与教学视(督)导工作。按照本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市教委关于切实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意见,在做好对嘉定区新一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督导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以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为主的视(督)导工作,促进校长课程领导力、教研员教学指导力和教师课堂教学执行力的提升,总结中小学第一线优秀校长教师在办学和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推动形成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落实“教学五环节”,形成聚精会神抓学校管理、抓教学质量、抓内涵发展的运行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