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鼠疫防治
按照《河南省鼠疫监测实施方案》和《2009年郑州市鼠疫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全市确定固定监测点20个,分别于每单月第二周对鼠疫宿主动物及其携带的传播媒介进行系统监测。2009年1-9月全市共布放鼠笼1844具,其中室内布放578具,室外布放1266具;捕获活鼠6只,鼠密度为0.33%,较去年同期下降0.09个百分点。对采集的3份鼠血检验,结果全部为阴性。说明我市未发现鼠疫疫情。
(六)健康教育工作
1.创建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示范县”“试点区”
根据各县(市、区)地方病病种分布情况和地病办的申请,市地病办确定荥阳市为健康教育“示范县”,二七区为“试点区”,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及考核细则。参加活动的荥阳市、二七区立即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协调会,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
(1)积极举办师资培训班,对有关人群进行培训
荥阳市、二七区利用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卫生院院长、乡镇干部、乡村医生、防保专干及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为普及地方病防治知识奠定基础。
(2)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形式多样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确定的活动县(市、区)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荥阳市与电视台签订协议,每月电视台播放一次卫生知识,利用其大众传媒的优势,在活动中播放地方病防治知识科普片或公益广告,利用滚动字幕的形式广泛宣传碘缺乏病和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同时对活动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进行跟踪报道,覆盖面达到100%。
荥阳市、二七区在乡镇卫生院制作了不锈钢宣传栏,张贴防治知识,并下发宣传材料,在主要街道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让辖区群众了解地方病防治知识。利用“赶集日”设立咨询台,紧紧围绕地方病防治的主题向群众大力宣传有关防治知识。
村医利用给妇女、儿童看病的时间对家庭主妇进行问卷调查并借机宣传防治知识。
教育部门在选择的活动乡镇小学4-6年级学生开设地方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课,开课率均达到了100%,做到学校有计划,教学有安排,教师有教案,活动有记录,年终有总结。乡镇小学组织小学生深入农村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向自己的家人和邻居宣传地方病防治知识。
(3)效果评价
通过在活动县(市)、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广大群众对地方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相关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达到85%以上,达到了预期目的。
2.针对突出问题,开展卫生大讲堂
(1)5月8日市疾控中心地病科魏建军主任在上街区地方病防治技术培训班上深入浅出的讲述了碘缺乏病概述、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治措施及其当前国内外防治动态。鼠疫、布病的概述、细菌学、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技术,临床症状与体征、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治措施以及科研动态。上街区疾控中心、乡(镇)防疫医生及村医共计60余人参加了培训,并收到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