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的通知

  3、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临江新城)
  依托国际空港和杭州市唯一出海码头,结合区域公路运输的综合优势,规划在园区南翼合理安排临空产业发展区块,东南面发展生物药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在其以北区域重点发展现代生物医药、海洋药物和保健品等产业;以汽车整车项目为突破口,在临江工业园区打造新兴汽车城。
  4、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新城)
  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杭州出口加工区与萧山机场之间的联动,推进电子信息、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大学科技园综合体(含新加坡杭州科技园)、下沙大学城创业中心等城市综合体为重点,加快下沙高教园、浙江省大学科技园、中新科技园研发基地等研发功能的形成。着力推进下沙出口加工区与空港口岸之间的区域快速通关,使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的重要依托区块。
  5、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新城)
  结合机场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建设,加强滨江高新区与萧山机场之间的联系,以动漫广场、研发中心集聚区、浙商总部、“电子商务之都”等城市综合体为重点,促进现代通信设备制造、软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现代中药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科技开发、动漫设计(卡通城)、孵化器、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等知识型服务业等依托空港加快发展。促进国家通信产业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等八大国家级基地与萧山空港之间形成联动,使高新区成为与机场密切交互的空港经济集聚区发展重点功能区块之一。
  6、钱江新城与钱江世纪城(城市CBD)
  发挥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作为空港服务基地的天然优势,结合地铁(机场段)和机场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建设,利用国际机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带动空港服务、商务办公、金融贸易、科技信息、商业文娱等高端产业的发展,将城市中央商务区(CBD)的国际商务服务功能延伸至空港,共同打造“省门商务区”。强化国际空港与杭州奥体博览中心、杭州国际办公中心等城市综合体的密切交互,积极推进会展、休闲、体育等产业发展。
  7、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湘湖新城)和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结合地铁1号线建设,发挥与空港交通联系便捷的特点,利用萧山湘湖、白马湖一带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以休博园旅游综合体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休博经济与休闲经济发展。加强与中国美院等高校的战略合作,集聚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人才,促进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二期建设与滨江白马湖区块的开发对接,以井山湖功勋企业休闲中心、山一村农居SOHO和数字电视产业园等城市综合体建设为重点,着力培育以“农居SOHO”为特色的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发展以旅游休闲、动漫创意、数字电视等产业为特色的田园式生态旅游度假区。
  8、临空型现代农业示范区
  以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为核心,涵盖钱江农场、红山农场、红垦农场、新街“中国花木城”等四大农业区块。大力发展生物育种、现代园艺、休闲观光、农产品深加工、航空食品、工艺农产品等高科技都市农业、创意农业和外向型农业,集聚一批优势企业、创业者、科研机构和服务机构,形成研发、孵化、实验、物流、仓储、信息等较为完备的高科技农业服务体系。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临空高科技农业示范区、杭州市生物农业发展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空港经济核心区和集聚区重要的农业生态景观带。
  (四)辐射区临空产业导向
  1、杭州(除核心区、集聚区以外范围)
  发挥萧山机场的航空物流优势,以余杭经济开发区和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加快发展家纺服装、电子电气、汽车、精密装备制造等现代加工制造业;依托空运优势集聚相关人才,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重点,建设杭州“动漫之都”和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核心板块;以浙江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杭州高新区江北区块为重点,培育以高技术研发设计和创业孵化为主的科技创新区;依托空港集聚各地商务客流,以武林商务圈和湖滨地区为核心,打造国内领先的中央商业区(核心商圈);依托空港吸引海内外游客,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之江旅游度假区以及千岛湖、临安等旅游景区为核心载体,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积极发展航空快递,拓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加快四季青服装市场等专业市场升级;以五县市为重点,依托空港推进特种林果、时令鲜花、特种水产、观赏植物等生态高效农业、创意农业加快发展。
  2、绍兴
  结合机场东路、杭州都市经济圈高速公路环线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绍兴经济开发区、绍兴滨海工业区、绍兴袍江工业区、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上虞经济开发区、诸暨珍珠产业园等为重点,依托萧山机场的航空物流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机电一体化、珠宝首饰、现代农业等相关产业。利用航空快递的发展,加快绍兴柯桥轻纺城市场的转型升级,推广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模式,并逐步向贴标签、重包装等增值加工业务延伸。利用空港优势,推进诸暨、新昌等地的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联动发展。
  3、湖州
  结合湖州临杭产业带建设,以湖州经济开发区、德清经济开发区、南浔经济开发区等和重要工业功能区为重点,积极培育绿色能源、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光伏电、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临空相关产业。积极发展航空快递,拓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加快中国织里童装城等专业市场升级。利用空港优势,推进湖笔、琉璃等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和安吉等地的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
  4、嘉兴
  结合嘉兴连杭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嘉兴出口加工区与空港口岸之间的联动,发展光机电、IT、IC等新兴产业,成为杭州空港经济发展的依托区块。以嘉善经济开发区、嘉兴滨海新区、海宁对外综合开发区、平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和重要工业功能区为重点,积极培育精密机械、数码电子、机械电子、光机电、高效农业等产业发展。结合航空快递的发展,拓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加快海宁皮革城、桐乡羊毛衫等专业市场升级。完善交通配套,利用空港优势,推进海宁、桐乡等地的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5、宁波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